[太阳]7月1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外长会议在东京结束,联合声明一句话都没废话,直接点名中国,不许动东海,不许碰南海。话还没凉,美军“华盛顿”号航母就拐进了南海。 (信息来源:环球网——美日印澳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启动,被指“针对中国”,专家: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军网——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7月1日,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在同一个日子,几乎同步上演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事件这一天,几件看似互不相干的事,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串联起来。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一则制裁公告明确指向菲律宾前参议员弗朗西斯,将其正式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这是中国首次对菲律宾高层人物采取的强硬措施。 托伦蒂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正是菲律宾两部极具争议性海洋法案的幕后主使,试图通过国内立法手段,将中国的黄岩岛及南沙部分岛礁纳入菲律宾版图,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不仅如此,他还热衷于散布关于中国的各种谣言,煽动反华情绪,甚至鼓动本国渔民去南海挑衅中国海警,意图制造冲突。中国对他进行制裁,不仅仅是对他的行为进行回应,也是向菲律宾展示中国守护领土的决心。 事实上,菲律宾近来的小动作确实不少。6月菲方公务船强闯黄岩岛海域,菲律宾外长也是小动作不断,这种单方面行径,实在有失体面。 说到南海,中国在南海的画线是“九段线”。这条U形线界定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和主权范围,线内所有岛礁及其附属海域,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这条线触及周边国家的近海区域,引发了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激烈反应。可他们似乎忘了,早在1912年中国划定南海基线时,这些国家大多还是西方殖民地,连独立的国家主体都不存在,又何谈“主权”二字? 谁知,就在中国制裁消息公布后不久,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就“恰好”驶入南海,停靠在马尼拉港。 这艘航母刚结束在日本的部署,随即召集了一众盟友的外交官进行南海会晤。 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外长们在华盛顿敲定了一项“关键矿产倡议”。声明措辞华丽,声称旨在“保障并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元化”。 美国的意图显而易见,旨在为小马科斯政府提供支持与鼓励,同时对中国施加压力。 他们还想要在高科技所依赖的矿产资源上,建立一个“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削弱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不过,这个看似团结的“四边机制”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原定的美日“2+2”部长级会谈却被东京方面临时推迟,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与俄罗斯保持传统友谊,又与伊朗关系匪浅,这些都与美国的立场存在不小温差。 这次四方联合声明,也刻意回避了一些敏感议题,足见其内部协调的难度。现实的博弈,往往都是都是合作需求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南海的军事对峙与华盛顿的经济联盟,共同勾勒出印太地区复杂而紧张的图景。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通过军事部署和经济小圈子来围堵中国,而中国则以坚定的主权宣示和军事行动予以回应。 中国人民解放军毫不迟疑。7月3日,南部战区迅速调动海空兵力,在黄岩岛领海及其周边区域展开战备警巡,以实际行动明确划出红线。 美国的航母是来秀肌肉的,中国的战巡则是为了扎紧篱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地区稳定。 面对美国还有其他国家的围堵,中国展现了应有的定力,展现了自己的主权,而经济上,中国在稀土等领域严格把关,他们还是要更多的和中国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