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曾经强硬的内贾德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结果是,如今伊朗政府大量高级官员,反

曾经强硬的内贾德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结果是,如今伊朗政府大量高级官员,反而被以色列抹去了!   内贾德时期的伊朗,说是强硬派的典范一点也不过分,伊朗不仅在言辞上对以色列毫不留情,经常喊出“要抹去以色列”这种极端说法,在武装、核计划、支持地区武装这些实际行动上不断加码。   那时的伊朗更多依靠民族主义和伊斯兰革命精神来统一内部,同时争取在地区里提高话语权,虽然外部环境不友好,甚至招致了经济制裁和孤立。   高层始终觉得只有强硬到底、把自己实力亮出来别人才会顾忌,伊朗才能获得安全,现实很快给这条路泼了冷水,长期被制裁产业和经济都吃不消,国家发展的天花板被限制得很死,内部压力也越来越大。   以色列其实始终对伊朗的核能力充满担忧,表面上没打大仗,但背地里一直“手里攥着刀”,一有机会就会精准打击伊朗的核心利益。   常见的定点清除和网络攻击,这种零敲碎打的方式,没有把局势一下点燃,但对伊朗的信心其实损伤很大,近年来以色列的选择更加大胆,时不时就爆出伊朗高官遇袭或者核设施出事,内部的不安全感和政治压力随之增加。   伊朗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了内贾德卸任后,伊朗出现了更多“温和派”和实用主义者,他们偏向认为,继续对抗下去经济和社会吃不消,外部力量像美国、欧洲,对伊朗的控制和制约其实极大。   伊朗完全靠硬顶已经难以维持,他们更愿意通过谈判、有限妥协,来换取一些喘息时间,或直接缓和外部压力,核谈判也成了他们展示新姿态的突破口,所以在一些关键冲突里,伊朗即便面对高层被袭,也强调“理性克制”,而不是盲目报复。   最近一轮冲突可以发现伊朗应对方式变得明显务实,以色列不仅加大了对核设施和高层目标的打击,还一度造成了伊朗高级官员的大规模伤亡,对外伊朗并没有做出全面升级的军事反应,反倒是在不对等的损失下选择了和以色列签订停火协议。   这种选择其核心就是现实考量,不希望把国家拖入无法控制的大规模消耗战,避免外部势力趁火打劫,同时也为日后积蓄力量。   以色列之所以敢于放手行动和美国的军事、情报支持密不可分,美国既希望以色列安全,又不希望中东彻底失控,所以很多关键时候才会介入、调停,努力避免局势走向无法挽回的地步,中东的每一次危机,表面看是地区矛盾,实际上大国博弈才是决定方向的杠杆。   伊以冲突不会一夜消停,伊朗政府的表现与过去相比虽然出现了妥协和退让,背后其实是多重现实和压力叠加下的选择,现阶段盲目的对抗有风险,过度妥协难有安全感,伊朗还得边走边看,在复杂和动荡中寻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