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在四野大军滚滚南下的铁流中,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拿

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在四野大军滚滚南下的铁流中,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拿着一张旧照片,声音嘶哑地问道:“俺爹叫马尚德,他当年也是红军,大高个,你们认不认识?” 马尚德,1905年生在河南确山一户穷人家。爹走得早,娘张君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家里穷得叮当响,可他硬是靠着聪明劲儿,1923年考上了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那时候,学校里进步思想到处传,他眼界开了,心也热了。1925年,他入了共青团,1926年转成共产主义党员,从此一头扎进了革命。1927年,他在家乡确山带着农民闹起义,建了河南第一个县级工农政权,那股子胆量和魄力,真不是盖的。 1929年,组织派他去东北,马尚德化名张贯一,在抚顺带着工人跟资本家干。后来到了1932年,他改名叫杨靖宇,开始在东北拉队伍抗击日本鬼子。他带着东北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里跟敌人周旋。杨靖宇不是光会指挥,他自己也上阵,带着弟兄们打游击,好几次差点没命,可他从没退过。部队缺粮缺弹,他就带头啃树皮,吃草根,硬是撑着不倒下。那时候,日军怕他怕得要死,悬赏抓他,可愣是没人敢出卖他。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濛江县被日军围住了。孤身一人,子弹打光了,他还是拼到了最后一口气,年仅35岁。日军剖开他的肚子一看,里头全是草根树皮,连肠子都磨破了,日本人自己都傻了眼,说这是“大大的英雄”。可他牺牲后,家里人啥也不知道。娘张君和媳妇郭莲在老家被日伪军折磨得死去活来,郭莲1944年被活活整死,死前还惦记着让儿女找爹。马从云和马锦云这对兄妹,扛着娘的嘱托,多少年一直在寻爹的下落。 1949年,解放军南下,河南确山也解放了。3月11 Ditto. 四野大军滚滚南下,铁流过处,捷报频传。马从云和马锦云站在路口,拿着爹的照片逢人便问,可谁也不知道马尚德是谁。那时候,消息闭塞,交通不便,兄妹俩跑遍了附近村镇,腿都走肿了,也没打听到啥。直到1950年,黑龙江那边筹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查杨靖宇的身世,才知道他就是马尚德。1953年,马从云和马锦云终于得了信儿,跑到哈尔滨祭拜爹,哭得喘不上气。 杨靖宇牺牲后,他的遗体被日军糟蹋得不成样子,头被割了,骨头散了。解放后,国家费了好大劲儿才找齐他的遗骨和头颅。1957年,杨靖宇烈士陵园在吉林通化修好,遗骨跟遗首合葬。1958年2月23日,通化开了万人公祭会,毛主席、朱德这些大人物都送了花圈,朱德亲笔写下“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马从云和马锦云去了现场,可他们没要啥特殊照顾,擦干眼泪就回了岗位,默默干活儿,跟爹一样低调。 杨靖宇这辈子,就为个“家国”俩字。他打仗不是为自个儿,是为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马从云和马锦云寻爹也不是为啥私心,就是想知道爹咋样了,活着还是死了。这股子倔劲儿,跟杨靖宇一脉相承。咱现在日子好了,可想想那时候,英雄们拿命换来的和平,真不能忘了。杨靖宇的故事,不是啥遥远的历史,是咱每个人心里该有的那份底气和良心。 马尚德这名字,朴实得不行,可化成杨靖宇后,成了抗战的一面旗。他不光是河南确山的骄傲,更是全民族的脊梁。他打仗那会儿,没想着留名,牺牲了也没想着让儿女沾光。可马从云和马锦云寻爹的这份心,愣是把他的精神传了下来。1950年真相大白那天,兄妹俩没嚎啕大哭,而是说:“爹没白死,咱得好好活。”这话听着多实在,多带劲儿。 今儿个是和平日子,枪炮声早没了,可杨靖宇和马从云兄妹的故事,还在耳边响着。他仨用命和心告诉咱,家国情怀不是喊口号,是实打实的付出。咱吃饱穿暖的时候,别忘了是谁扛住了那段苦日子。杨靖宇的草根树皮,马从云兄妹的肿腿,都是硬邦邦的证明。这故事不光是历史,是咱该揣在心里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