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俄罗斯、朝鲜、古巴等“反美先锋”,都以为自己在给中国挡刀,间接帮助中国对抗美国,但是,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大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他们在帮中国对抗美国,更多时候,是中国在为这些国家兜底!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两个巨无霸之间的直接较量,这些所谓的“反美国家”,虽然看起来和中国站在了一起,但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整体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 2018年,中美贸易战一开打很多国家以为中国要靠他们“拉帮结派”,结果中国凭自己的产业升级、科技攻关和供应链调整稳住了阵脚,并没有期望其他国家帮忙。 反观伊朗、俄罗斯等国,在自己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真正救他们的还真是中国给了实打实的支持。 拿俄罗斯来说,过去靠着把石油和天然气卖给欧洲一年能进不少钱,后来俄乌冲突爆发,西方一轮接一轮加码制裁,能源出口受限资金链一度紧张,关键时刻俄罗斯的出口主阵地就变成了中国,中国加大石油天然气采购。 2024年中俄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两国也合作推进了天然气管道项目,速度比原计划快了很多。 加上中国在粮食、生活物资等方面的采购和合作,不仅给俄罗斯提供了急需的外汇收入,也让他们国内生活没被彻底“卡脖子”,用脚投票来的市场和钱,比媒体上的口号更实在。 伊朗的经历也很相似由于长期受到美国和西方的联合制裁,油气卖不出去通胀飙升,经济差点崩溃,全球很多买家都不敢碰伊朗石油,伊朗的货怎么运出去?中国没停下购买的步伐,还帮伊朗用人民币结算,避开了美元的封锁。 两国之间大额、长期的经济合作,就是伊朗经济续命的根本,更不用说中国在伊朗做港口、修基建,为当地解决民生难题,如果没有中国这些实实在在的动作伊朗早就撑不下去了。 古巴被美国封锁了大半个世纪经济一直艰难,医药、粮食、交通设备都短缺,每次社会危机时中国伸出援手,中国是古巴椰糖、镍矿这种国民经济支柱出口的最稳定客户,还不断提供医疗、人道物资。 古巴公交、通信、城市建设里,中国企业也占据一席之地,没有中国稳定的订单和援助,古巴的日子会更加难熬。 朝鲜外部环境更难作为全球最封闭的国家之一,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几乎是它的经济命脉,朝鲜粮食不够,能源短缺,多年都是靠中国提供原材料和紧急援助稳定社会。 朝鲜经济体量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地级市,每次遇到困难中国都会根据现实情况给与一定的经济“喘息机会”。 这些被贴上“反美先锋”标签的国家,其实很多时候是“被保护者”——只有得到了中国的支持,才能撑住经济和社会的一点稳定,曾有人说它们是代表中国“放狠话”的,真正抗住外压、稳住基本盘的靠的是中国自己。 中美之争依然是国际政治的主轴,那些看似“反美”的小伙伴,其实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中国才能在大风大浪下站得稳,一切归根到底以实力求生存,靠硬本事赢尊重。 中国能为区域和全球“托底”,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真凭实力让朋友和对手都必须予以重视,未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稳得住、扛得起、走得远”,永远比口号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