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越南,其实不光越南,看看世界上很多小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表现,他们的想法跟越南一样,不给好处就撒泼打滚,要么故意去和西方走近点,要么就故意弄个政策针对中国。 越南这样的邻国和中国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中国成了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很多重要的大宗商品、农产品、不少工业品最终的主要去处就是中国市场,围绕着市场、投资、技术,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带动力确实很大。 中国和越南还有其他邻国有不少大项目合作,包括新建的工厂、公路、铁路,还有各种能源、通信、城市配套设施,一些小国家的经济结构实际上跟中国市场和投资已经有不少“捆绑”。 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合作共赢,实际上不少国家慢慢觉得,搭上中国这辆发展快车,就是自己腾飞的最佳机会。 这种依赖也带来了对中国的心理预期,某些国家对中国始终有一种“你就该多付出”的期待,现实中也确实有国家习惯于谈合作就要条件、要资金、要政策优惠,他们有时不仅不满足于合作中的互利,还经常把中国的帮助变成谈判桌上的“标配”。 没达成预期就把目光转向西方国家,时不时在和中国合作的同时多跟西方互动,把中间的分量用来增加筹码。 越南表面上需要中国投资,但在外交和安全等敏感话题上,又喜欢和西方保持密切联系,当感到跟中国谈不出自己期待的结果,就会更高调地靠向外部希望从多个方向获利。 作为区域中体量不大的国家,越南等可能担心自己在中美等大国面前话语权不足,所以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是想在夹缝中获得更多主动权,表面上他们是被动选择,实际上这是双向下注的一种防范风险的方式,一边拉拢中国一边也给自己在关键议题上留后手。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的策略这些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早些年对外投资和合作做得很大,资金、技术、资金支持有求必应,希望通过带动周边促进区域繁荣。 有些合作里中国的好意被当作理所当然的“责任”,投入很大却未必得到应有的回报,特别是一些国家在享受中国市场和投资的同时,政策或言论上却未必配合,还经常做出一些对中国并不友善的小动作。 现在中国在做对外合作、援助、投资的时候更注重实际效果,每个合作项目都会认真算清成本和收益,对合作对象的诚意和政策稳定性也会更看重,有人形容现在的中国“越来越精明”,不会再被外界情感绑架,也不会再一味当“冤大头”。 该合作还是合作但不盲目让步,优先加强和真正值得信赖、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联手,对那些反复横跳、脚踩两只船的国家,则会更谨慎。 整个亚洲地区和全球都在经历利益重新梳理,合作关系需要重新“洗牌”,在这当中谁是真伙伴、谁是投机者,时间一长自然见分晓。 中国的对外政策还会更注重理性和规则,注重识别那些真正想共赢、能长期稳定合作的对象,而那些纯粹把中国当提款机、讲条件却不给诚意的做法,只会让合作之路越走越窄,互利共赢才是出路,各国只有用诚意和实干来对等合作,区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发展。 中国对外合作的底线很清楚,那就是既让自己受益,也让合作方有获得感,只有走这种平等选择的路,才能让合作长久、让共赢成为现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