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叶剑英说:“毛、刘、周、朱、陈、林、邓,除了毛主席的后六位,还有各位老帅等其他人

叶剑英说:“毛、刘、周、朱、陈、林、邓,除了毛主席的后六位,还有各位老帅等其他人,我叶剑英也算一个,从一定意义上讲,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让我们从心底佩服一个人不容易。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大家逐渐认识了毛主席。别人也都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毛主席,把我们这些人拢起来,干成了建立新中国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这件大事情。” 叶剑英元帅在晚年所说的这段话,真切地道出了一段深刻的历史事实。在中国革命那漫长又艰苦卓绝的历程中,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力非凡、个性极为鲜明的杰出人物。 这些人,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都能在各自的领域独当一面。然而,最终能够将这些优秀人物真正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并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新中国,进而开启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的核心人物,唯有毛主席。 毛主席的领导力首先体现在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上。在革命早期,当大家还在为革命的方向感到迷茫时,毛主席就敏锐地察觉到中国革命的关键在于农村。他提出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独特战略思想。 在当时,城市是敌人统治的中心,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地区敌人的统治相对薄弱,且有着广大的农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毛主席带领着队伍深入农村,建立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那里,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革命的坚实拥护者。这一决策看似违背常规,却恰恰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为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毛主席这一战略思想的正确性,众多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各地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又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洞察力。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攻势,国内出现了 “速胜论” 和 “亡国论” 等不同观点,人们对抗日战争的前途感到迷茫。 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科学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国情和战争态势。他指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中国既不会迅速灭亡,也不可能迅速取得胜利,而是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这一论断为全国军民指明了抗战的方向,坚定了大家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军民正是按照毛主席提出的这一战略方针,坚持长期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毛主席的领导力还体现在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上。在红军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处境极其艰难。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重新确立了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随后,他指挥红军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指挥若定。当战争形势发生变化,具备战略决战的条件时,毛主席果断决策,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除了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才能,毛主席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把无数有志之士都吸引到了革命的队伍中来,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叶剑英和毛主席之间,也有着很多故事和深厚情谊。长征时期,张国焘妄图搞分裂危害党中央。当时身为右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及时发现了张国焘的阴谋,他拿着那份 “密电”,跑去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后,立刻做出决策,带着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迅速脱离了险境。 毛主席后来多次感慨叶剑英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关键作用,还说叶剑英 “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到了 1976 年,毛主席病重的时候,叶剑英去探望他。 当叶剑英走近的时候,毛主席已经很虚弱了,但还是努力抬手示意。叶剑英走出病房后又被请回,那时候毛主席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是紧紧握住他的手。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依然牢记毛主席的教诲,为党和国家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毛主席和叶剑英之间,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 毛主席凭借着自己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把叶剑英等众多优秀的革命家凝聚在身边,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还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 而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共同书写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壮丽的篇章。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24
用户13xxx24 23
2025-07-08 20:28
中国最伟大的导师毛主席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10
2025-07-09 10:20
中国最伟大的导师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