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湖北利川一个叫程地明的捕蛇人,以团灭73条毒蛇的壮举闻名当地。没想到,自此后,他的生活彻底改变,只要他出门,怪事接连不断。[666] 4月17日清晨,浓雾笼罩着湖北利川市狮子坝乡的菜家坪山。28岁的程地明和往常一样,带着两个徒弟背着竹篓上山捕蛇。 在海拔800米的山腰处,程地明刚抓住一条红脖颈槽蛇,周围的草丛突然剧烈摆动。他抬头一看,石缝里钻出二十多条蛇,全都昂起头朝他们游来。 这种虎斑颈槽蛇在当地被称为最毒的蛇类之一,它们的毒液会让人血流不止。更可怕的是,这些蛇竟然没有四散逃跑,而是集体发起攻击。 程地明挥舞着捕蛇铲,两个徒弟抡起木棍和石块。人与蛇的搏斗在山腰上展开,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终,程地明击杀47条,两个徒弟合力打死26条。 最大的一条蛇长达1.7米,现场遗留的73条蛇尸让人触目惊心。 程地明的右腿被咬出四个血洞,送到医院时裤管已经血染红透。医生刘振华回忆说,伤口周围的肌肉都开始变黑腐烂。 这场罕见的蛇群攻击事件很快传遍全国,中科院的专家专程赶来调研,发现1986年春季利川降水量比往年少了37%,持续干旱迫使蛇类聚集在少数湿润地带。 从那以后,程地明每次进山都会遭遇蛇群。他对记者说:“山里的蛇好像都认识我。”1987年到1990年间,他先后七次被不同种类的毒蛇攻击。 1988年9月那次最严重,一条五步蛇的毒液导致他左眼失明。 也有专家认为,这种“报复”可能只是巧合。毕竟程地明经常在蛇类活动区域出没,遭遇攻击的概率本来就高。 无论真相如何,程地明的命运已经和蛇群紧紧绑在一起。 1991年7月15日,村民在田埂边发现了程地明的尸体。他的身体周围盘踞着三条毒蛇,尸检显示死因是蛇毒引发的多器官衰竭。 这个结局给当年的传说画上了句号,一个靠捕蛇为生的人,最终死在了蛇的口下。 程地明的故事在利川当地流传至今,老人们说,那场1986年的蛇群围攻改变了山里的平衡,蛇类变得更加凶猛和记仇。 年轻人则认为这只是自然界的报复,人类过度捕杀野生动物,最终会遭到反噬。 如今的菜家坪山已经禁止捕蛇,山林重新归于宁静,蛇类也逐渐恢复了数量。只有那些泛黄的报纸和档案,还在诉说着三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人蛇之战。 程地明的徒弟后来改行做了农民,他们说,师父用生命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人类不应该随意打破这种平衡。 这场蛇灾也让当地政府重新审视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从1990年代开始,利川开始限制捕蛇活动,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 有人说程地明是时代的牺牲品,有人说他是自然报复的典型例子。但无论如何评价,他的故事都在提醒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三十多年过去了,菜家坪山依然雾气缭绕。只是再也没有人敢轻易踏足那片曾经血战过的山腰。当地人相信,那里的蛇群还在守护着什么,等待着什么。 信源: 《楚天都市报》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