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拉印度制衡中国战略目标达到了 印度拒绝在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声明上签署,引发外界关注。这一举动可谓打乱了中方原有的规划,成为“关键变量”。实际上,印度之所以加入上合组织,更多是出于俄罗斯的推动,目的在于在区域合作中对中国形成牵制和平衡作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俄罗斯作为国家,其根本立场始终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表面上是合作,实则更倾向于谋求自身的战略空间。因此,与俄罗斯打交道,宜以战略合作为主,警惕深度联盟。对方并非值得全盘信任的伙伴,更像是可阶段性合作的“工具性国家”。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若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遭遇彻底失败,甚至迎来新一轮解体,这一局势对于中国未必是坏事。至少,避免因俄乌战争而与美国和北约发生正面冲突,本身就是更为务实的选择。 而如果俄罗斯内部出现深层次动荡,中国或将迎来在边界与区域利益方面的新契机,甚至可能出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战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