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浙江杭州,女子刚生完孩子,请了个保姆照顾月子。没几天,女子接到催债电话,说保姆欠

浙江杭州,女子刚生完孩子,请了个保姆照顾月子。没几天,女子接到催债电话,说保姆欠了网贷五六万没还,对方扬言要上门讨债。女子一听吓坏了,把保姆辞退了。保姆干了25天,按一天600算,工钱该给对方一万五。女子又请了新月嫂,本来以为这事就算完了,可没想到更离谱的还在后头!

今年4月,吴女士生了个小宝宝,她请了个阿姨来帮忙照顾自己和小孩。

5月22日,她接到个陌生来电,对方说是催债公司的,要找她家保姆李阿姨。

吴女士不清楚怎么回事,对方说李阿姨没接电话,这才打给了她。

吴女士问李阿姨咋回事,李阿姨说这是骚扰电话,叫她别搭理。

5月23日,吴女士再次接到电话,对方称李阿姨在花呗和借呗上欠了五六万块钱,他们一直打电话催款,但李阿姨总是不接

李阿姨终于松口,承认自己确实借了钱,并保证会把这事儿处理好。

后来,吴女士又接到催债电话,对方恐吓她说,清楚她家住哪儿,要上门找李阿姨讨债。

吴女士吓坏了,马上联系月嫂公司,公司答应让李阿姨下户,并给她换了个月嫂。

本以为这事儿就完了,哪知道催债的开始疯狂打吴女士电话。

电话里不停喊:李某某快还钱!李某某快还钱!……

不管吴女士怎么解释,说我不是这个人、不认识他、跟他没关系,电话还是不停喊:李某某还钱,李某某还钱……

实在没辙,吴女士只好开了飞行模式,并向月嫂公司反映了这事。

公司承诺会处理好,也会跟李阿姨沟通。

可过了一周,到5月29号,催债电话又打来了。

吴女士实在受不了,打开了手机防骚扰功能,这下终于清静了。

她把号码给了记者,有座机也有手机号,记者打回去几个,全都接不通。

吴女士想不明白,明明是月嫂欠钱,讨债公司为啥找上她?他们又是怎么拿到她的电话和住址的?

吴女士问过李阿姨,但李阿姨一口咬定,说自己没透露过她的号码。

李阿姨网购时,填的是吴女士家的地址和电话,但也有可能是月嫂公司泄露了信息。

吴女士正在坐月子,这件事让她非常受打击。

她去找月嫂公司讨说法,公司回应说他们招阿姨都会做背景调查,当时查李阿姨的记录是正常的,没有欠债记录。

公司还表示问过李阿姨,李阿姨说自己已经把问题都处理好了。

但吴女士觉得,这要么是月嫂公司管理不到位,要么就是背景调查没做仔细。

公司回应称,他们不清楚吴女士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也不可能把客户的住址信息透露给他人。

吴女士问,要是以后再接到这种骚扰电话怎么办?公司建议她报警,并表示已经将李阿姨的信息从平台移除,以后也不会再给她派单。

公司向吴女士道歉,并给出赔偿方案:补偿她两天的月嫂工资,共计1000多元。

吴女士拒绝接受,说:就赔1000多?还不如不赔!我差你这点钱吗?

吴女士觉得,这次事件对她的身心都造成了伤害。

李阿姨在她家工作了25天,每天600元,总共15000多元的费用。

吴女士要求公司退还这笔费用,并已报警处理。

公司回应称,他们提供的月嫂服务本身没有问题,主要是照顾宝妈和宝宝。

但公司会把吴女士的要求上报给主管,后续再和她协商解决。

有人觉得这事挺吓人,催债能找到这儿,估计是月嫂借钱时,留了雇主电话和地址。

《民法典》第1034条: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谁想拿别人的个人信息,按规矩来,还得保证安全,不能乱收集、乱用、乱传,更不能随便卖或者把别人信息捅出去。

比如,月嫂李阿姨网购时填了吴女士的地址电话,要是没经过吴女士点头就转手给讨债的,这就属于违法泄露个人信息了。

要是月嫂公司把吴女士信息漏出去的,那也一样违法,都得负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消费者购买东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让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

吴女士通过家政公司请月嫂,公司应该保护好她的个人信息,还得给她提供靠谱的服务。

虽然公司说查过月嫂背景,但没发现她有欠债问题,害得吴女士老接到催债电话,这说明公司背景调查没做到位。

另外,吴女士反映问题后,公司也没好好解决,这已经损害了吴女士的权益,吴女士可以要求公司赔钱什么的。

评论列表

蓝莓徐
蓝莓徐 6
2025-07-08 07:23
放屁吧?才25天就这么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