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什么想搞中美俄无核协议?说白了不是美国良心发现,而是美国自家的核弹不行了,不是说放太久过期了,而是美国的核弹已经过时了,毕竟美国的核弹大多都是上世纪的产物!
例如,美国 “民兵 3” 洲际导弹配备的 W62 核弹头,早在 1970 年就开始部署,原计划 2006 年退役,却因新型号研发滞后而持续服役。
这类核弹经过数十年服役,硬件老化、技术陈旧的问题日益突出。以 B-52H 战略轰炸机为例,其现役 76 架中最老的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就开始服役,部分机型因过度使用已无法承担核打击任务。
核武器虽设计为 “终极杀伤性武器”,但其安全性和效能随时间衰退。核弹内的核材料可能因放射性衰变、机械部件老化等因素影响爆炸效率和精准度。
美国虽花费巨资进行维护更新,但大规模换装新型核武器的计划面临预算限制与政治阻力。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显示,到 2034 年,美国核力量的运营和现代化成本预计将飙升至 9460 亿美元,比 2023 年的估计值高出 25%。
未来 30 年,美国在核武库上的花费预计将达到 1 万亿美元,每年约 3% 的国防预算被用于核武维护和升级。
相比之下,俄罗斯和中国的核武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俄罗斯已完成约 80% 的传统核能力现代化,部署了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和公路机动导弹。
中国则在快速扩张核力量,“东风 - 41” 洲际导弹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覆盖美国全境,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技术,能有效突破反导系统。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承认,中俄核武现代化速度超过美国,美国若不加大投资,将在对手眼中丧失可信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推动中美俄无核协议,并非出于 “良心发现”,而是试图通过协议限制中俄核发展,同时掩盖自身核武库的老化问题。
特朗普曾表示,希望与中俄达成协议,削减一半国防预算,并宣称 “我们没有理由制造新的核武器”。
然而,其政策存在明显矛盾:一方面要求北约国家提高军费,另一方面推动美国核武库现代化,如重启海基核巡航导弹项目。
此外,美国核武库升级计划面临重重困难。“哨兵” 洲际导弹计划成本从 2020 年的 780 亿美元飙升至 1410 亿美元,进度严重延误,已违反《纳恩 - 麦柯迪法》。
国会内部对核预算的分歧也在加剧,2020 年曾有法案提议削减 750 亿美元核预算,减少洲际导弹和潜艇数量,但未获通过。这些因素使得美国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核武库的全面更新。
特朗普的无核协议提议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战略优势。然而,中国和俄罗斯对此态度明确。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并敦促美国切实履行核裁军责任。俄罗斯则主张将英国、法国纳入谈判,反对三边协议。
这场关于核武器的博弈,本质上是大国战略竞争的缩影。美国试图通过协议遏制对手,却忽视了自身核武库的结构性问题。
未来,国际核裁军进程将何去何从?美国能否在削减核武的同时维持战略威慑?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