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曾和美国亲密无间,为何从棋子变成棋手?中东动乱更加剧烈。都知道伊朗是坚定的反美国家之一,但谁又能想到,上世纪70年代前,美伊关系好得就像亲兄弟,而且还是盟友,伊朗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动呢? 最近这一个月,中东局势又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以军毫无征兆地向伊朗扔了“炮仗”,据事后报道,多个核设施遭到损毁。 从袭击目标就不难看出,以军的目的就是阻止伊朗造出核武,以官方也明确表示,伊朗拥有核武“会给中东带来灾难”。 可是,伊朗可不是愿意吃哑巴亏的主,被导弹袭击后,伊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往以色列的各个城市里投了导弹。 一来二去,双方算是彻底杠上了,事情闹大后,美军也下场了,原来,伊朗一处地下核设施深度在90米,以军拿它没办法,只有美军有打击的能力。 后面的剧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特朗普很给面子,美军出动了轰炸机,投送了巨型钻地弹,至于炸没炸到,目前还存在争议,但不管怎么说,此举势必再次加剧美伊对立,也势必会让伊朗的反美情绪更加高涨。 实际上,美伊关系的转变并不是逐渐的,而是“一瞬间”发生的,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如果你漫步在60年代的伊朗,你会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情,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人们穿着也十分潮流。 男性,穿西装的,穿牛仔裤的,各种奇装异服也层出不穷,女性更加奔放,低胸装、超短裙、高跟鞋,海滩上甚至还会穿比基尼。 这一时期是巴列维王朝,50年代,美英合起伙来在伊朗操作一番,把民族主义领导人摩萨台给搞垮了,新上任的巴列维国王是亲西方的。 对部分伊朗人来说,美国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无耻”的,但对老美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干预外交”案例。 后面的20多年里,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处处向美西方看齐,经济模式照搬西方,实行私有制,社会风潮模仿西方,自由开放。 在教育方面,伊朗也向西方看齐,他们是中东最早进行妇女解放运动的国家之一,女性被赋予选举权,穿得再少走在路上,也不会收到异样的目光。 另外,美伊还结成了同盟,美军大大方方在德黑兰入驻,都知道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但很少有人知道,尼克松同年也去到了伊朗,事后更是公开表示,伊朗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本来你侬我侬的美伊,为什么突然之间变成“仇人”了呢,根本原因就是1979年那场革命,王朝倒塌,霍梅尼成了伊朗话事人。 年底,一些革命激进青年甚至还把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来不及撤离的60多名工作人员成了伊朗人的“人质”。 这种情况下,美国最该考虑的应该是缓和紧张关系,要想对抗,最起码应该先把人质解救出来再说。 可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坚持强硬做派,制裁伊朗,比如冻结伊朗外汇,禁运伊朗石油,取消两国所有贸易合作等等。 同时,美军还派出了特种部队实施营救,但由于准备不足,外加伊朗防范心强,任务并没有成功,反而越发激化了美伊矛盾。 劈头盖脸的制裁并没有让霍梅尼屈服,相反,他靠着煽动反美情绪,获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 人质事件前前后后僵持了1年多,最后伊朗主动释放了,美国大使恢复了自由,但美伊从此成了“陌生人”,同时也是“仇人”。 现如今,伊朗在中东发展出了很多势力,比如胡塞武装、真主党、哈马斯等等,伊朗也从以前老美的“棋子”,变成了现如今中东的“旗手”。 编辑: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