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梅婷生孩子的时候,遭遇了羊水回流,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知家属,保住大人很困难。就在这时,婆婆一下子冲了出来,坚定地表示,他们只要保住大人,一定要让大人平安。梅婷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婆婆的声音,忍不住悄悄流下了眼泪。就在那一刻,她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真的找到了幸福。跟之前的那段婚姻相比,嫁给曾剑,无疑是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时间回到2012年,在北京某个影视基地的摄影棚里,35岁的灯光师曾剑正弯着腰调试设备。
这个来自湖北的汉子,皮肤黝黑,习惯性地抿着嘴巴,因为长期握着器材,手指关节都磨出了老茧。
在离他大概五米远的走廊上,刚拍完上一场戏的梅婷,正拿着保温杯路过。斜射进来的阳光,正好勾勒出曾剑专注的侧脸。
那时候,刚经历离婚风波的梅婷,本打算一心扑在工作上,却在《推拿》剧组筹备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沉默寡言的摄影师。
有一次收工后,道具组搬错了三箱器材,曾剑一个人蹲在仓库里清点,一直忙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又跟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拍摄现场。
他这种骨子里的认真劲儿,让习惯了娱乐圈浮华的梅婷,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真实。
半年后,剧组转场到南京拍摄。梅婷因为接连拍戏,引发了胃病。
有一天深夜收工,她回到化妆间,发现桌上放着一个保温桶,打开盖子,一股山药排骨汤的香味扑鼻而来。
场务大姐挤挤眼睛笑着说:“这是曾师傅特意借了民宿厨房,守着砂锅炖了整整四个钟头呢。”
这个不太会说甜言蜜语的男人,就靠着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的踏实,慢慢地打开了女演员紧闭的心门。
两人低调领证的消息,在娱乐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曾剑的母亲从武汉老家赶到北京,还特意带了二十斤洪湖莲藕。
老太太看到儿媳妇在影视城连轴转地工作,心疼得不行,每天变着花样炖汤,把梅婷经纪人送的营养品都换成了家常饭菜。
这种实实在在的关爱,让从小在剧团吃食堂的梅婷,第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2013年深秋的一个凌晨,协和医院产房外的走廊冷得像冰窖一样。
当监测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时,曾剑抓着签字笔的手不停地颤抖,连字都写不成。
五十多岁的母亲一把夺过知情同意书,在“优先救治产妇”的选项上,重重地画了个圈。
这位当过小学教师的老人,红着眼睛对医生说:“孩子没了以后还能再生,我家婷婷必须平平安安地出来。”
手术室里,意识模糊的梅婷,隐隐约约听到了婆婆带着哭腔的武汉方言。
眼泪顺着她的鬓角滑落,她想起上周婆婆悄悄塞在她枕头底下的平安符,想起坐月子时婆婆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来熬的鲫鱼汤。
这些零零碎碎却又无比温暖的回忆,成了她撑过危险时刻的精神支柱。
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生死较量,产房里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护士抱着皱巴巴的女婴出来报喜,曾剑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这才发现毛衣后背全被冷汗湿透了。
婆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给老家的亲戚打电话:“母子平安!婷婷可遭了大罪了,可得好好给她补补。”
婆婆这个朴实的选择,让曾经对婚姻有些害怕的梅婷,真正明白了家人的含义。
2015年,梅婷再次怀孕。曾剑特意推掉了两个大项目,在家专心陪护。
有一次产检,发现胎位不正,梅婷随口说了句:“要不别要了。”一向温和的丈夫,急得第一次提高了嗓门:“说什么傻话!你和孩子,哪个都不能少!”
这种藏在生活点滴里的珍视,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更加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