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佩通坦果然变样了! 担任文化部部长后,佩通坦首次会议一改以往对柬风格,态度强硬,立场坚决,处事干练老道,和之前简直判若两人。 (信源:金羊网——被停职的佩通坦宣誓就任文化部长,泰国行业协会呼吁政治稳定) 2025年7月3日,佩通坦走马上任泰国文化部长。仪式庄重,部长们列队相迎,排场之大非同寻常,仿佛几周前她总理职务被宪法法院暂停的尴尬从未发生。 谁知这位刚经历政治风暴的女性,连低调的姿态都懒得装。上任不到半天,她就急召高层,把网络上“泰国将归还柬埔寨20件古物”的传言,干脆利落地斥为“无稽之谈”。这不像温婉的文化部长,倒更像披着文博外衣的政治斗士。 这一华丽转身并非偶然。一个月前,柬埔寨首相洪森泄露她私下称泰国军方为“疯子”的录音,引发轩然大波,致其总理职务被停、执政联盟瓦解。但泰国国王在48小时内火速批准其新任命。此步看似降级,实则是精密政治防火墙。 按泰国法律,总理停职且无其他内阁职务会失去列席内阁会议资格,该新职位保住她在权力核心的最后锚点,也为宪法法院最终裁决争取了时间。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王室为她撑腰的明确信号。 而文物归还问题,就成了她重塑权威的第一个试金石。这批文物可不是小事。2000年,曾有43件珍贵文物从柬埔寨非法流入泰国。虽然自2015年起,泰国陆续归还了23件,但剩下的20件,在2024年5月赛塔政府时期,曾白纸黑字地批准要“全数归还”。 佩通坦上任后却立刻翻脸。她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文化部预算不足,归还文物并非紧急事项,最早也要等到2026年才能安排。更何况,她还补了一句,泰柬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 话说到这份上,潜台词再明白不过:这些千年石刻已经沦为外交博弈的抵押品。当这位支持率跌破9.2%的政治家急需一面盾牌时,这些文物便被她摆上了棋盘。 除了文物,她还顺势在泰柬边境古迹争端上展现了强硬。焦点是TaMuenThom寺群以及另外两座古寺。柬埔寨一直坚称这是他们的高棉文化遗产,佩通坦则援引1962年的《古迹法》,斩钉截铁地宣称“寺庙属于泰国无可争议”。 这番话点燃了民族主义的火药桶。她话音刚落,金边次日便发表声明,搬出1904年《法暹条约》和地图,强调古寺群属柬埔寨,是其“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 这座11世纪的高棉寺庙,在21世纪沦为民族尊严的角斗场。今年2月,柬埔寨部队指挥官率家属进寺庙唱国歌,泰方连发警告信;6月,泰军带百名骑手突访争议区,被柬方拦截。边境冲突不断。 佩通坦这步棋,显然是一石三鸟。 首先,她要向“录音门”事件中被她称为“疯子”的军方示好。在争议领土上展现强硬,无疑是证明忠诚最直接的方式。其次,她急需转移国内视线。她的民调支持率已跌至9.2%的警戒线,曼谷街头六千多名抗议者高喊“总理下台”。 经济层面同样岌岌可危,有警告称政治动荡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降至1.5%,远低于政府目标,美国悬而未决的18%“对等关税”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下,文物和寺庙的火烧得越旺,就越能掩盖国内的政治废墟和经济困境。 最后,这也不失为射向洪森的一支复仇之箭。柬埔寨对文物追索的执念,背后是在为旅游经济打算盘。佩通坦按下暂停键,截留的不仅是石刻造像,更是柬埔寨的文化经济筹码。 柬埔寨起初对佩通坦的辟谣一度沉默,但随后便发布了怒火中烧的声明,两国关系骤然降温。泰国民众的反应则相当热烈,社交媒体上到处是支持她的声音,认为她在为“录音门”找回面子,展现了民族底气。当然,也有人担忧这会把两国关系推向更深的寒冬。 只是不知,这些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瑰宝,最终的宿命,究竟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见证,还是沦为政治家手中带血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