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车出库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邻居的车蹭花了,车上也没留电话,我就通过业主群找
今天我开车出库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邻居的车蹭花了,车上也没留电话,我就通过业主群找到了他,给他道歉,让他去修,私了我赔,可车主不同意,非要去4S店修,要换保险杠。
我握着方向盘的手还在冒汗,倒车影像里那道银灰色的划痕刺得人眼晕。刚出库的拐角窄,我打方向慢了半拍,右前灯下方就蹭上了邻居那辆黑色大众的后保险杠。下车蹲细看,也就二十来厘米长的一道印子,底漆都没露,抛光估计就能处理。
车玻璃上没留挪车电话,我掏出手机翻业主群。往上划了三屏,找到个头像带车标的,备注是“3号楼李哥”。上次在楼下收快递碰见过,他帮我抬过婴儿车,说自己在汽修厂待过,懂点车。我发消息过去:“李哥,不好意思,刚出库把您车蹭了下,您看什么时候方便下来看看?费用我全出。”
他秒回:“我在单位,半小时到。”
等他的时候,我绕着他车转了两圈。后保险杠右侧确实有道新痕,跟我车上的蹭痕严丝合缝。小区保安亭的王大爷拎着水壶过来:“小周,咋回事?刚才听着‘噌’一声。”我指给他看,他咂咂嘴:“这不算啥,我那老伙计开修车铺的,五十块钱抛个光就看不出来了。”
李哥骑着电动车进来,蓝色工装外套还沾着点机油。他没看我,先蹲下去摸那道划痕,又掏出手机对着保险杠拍了三张照片,角度摆得特正。“得去4S店。”他起身拍了拍裤子,“这保险杠是塑料的,蹭过之后容易裂,得换个新的。”
我愣了下:“哥,您看就这么道印子,用不用换啊?我找个靠谱的修理厂,补漆加抛光,保证跟新的一样。”
“不行。”他皱着眉点开手机相册,“4S店有原厂配件,色差小,手艺也规范。我这车才买两年,换副厂件将来卖车都掉价。”
旁边遛狗的张阿姨凑过来:“小李,都是邻居,差不多就行啦。小周平时挺实在的,上次我家水管漏了,还是他帮忙修的。”
李哥没接话,点开计算器敲了串数字:“我问过4S店了,换保险杠带喷漆,工时费下来得三千二。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咱走保险也行,我这边报案。”
我心里有点发堵。倒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这点伤花三千多太不值当。上个月他儿子发烧,还是我开车送的医院,当时他连说“回头请你吃饭”。我挠挠头:“哥,要不这样,我找个熟人的修理厂,用原厂漆补,花多少钱我都认,比4S店能省一半,您看行不?”
他掏出烟盒敲出根烟,没点燃:“不是钱的事。规矩得讲,该怎么修就怎么修,省那点钱,将来保险杠出问题算谁的?”
正说着,我老婆抱着孩子下来了,听见这话赶紧打圆场:“李哥别生气,是我们不对,该怎么修就怎么修,钱我们马上转。”她偷偷拽我胳膊,眼神示意“别争了”。
下午我陪李哥去4S店,看着工人把好好的保险杠拆下来,扔到废料堆里。新保险杠安上去的时候,李哥全程盯着,连螺丝拧几圈都数着。结账时我刷了卡,三千二百五,零头他没让抹。
回家路上,老婆说:“邻里邻居的,别往心里去,他可能就是对车特别上心。”我没说话,想起去年冬天,李哥半夜敲我家门,说他车打不着火,我披着棉袄下去帮他搭电,俩人手冻得通红,他还塞给我瓶二锅头,说“暖暖身子”。
刚才在业主群看见李哥发了条动态,是新保险杠的照片,配文:“规矩不能破,多谢邻居配合。”下面有人评论“办事地道”,也有人发了个无奈的表情。
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楼群,突然琢磨不透——这修车的三千多块,修的到底是保险杠上的划痕,还是咱心里那点邻里间的热乎气?要是换作你,碰上这种事,是该认这个“规矩”,还是想留点转圈的余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