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发起关税大战的蓝图渐渐的清晰起来了,那就是,对各个国家征收10~20%不等的关税,而对美国零关税,这是基于市场对等,几乎没有能反抗的。 这样,美国渐渐的让制造业回归,川普的战略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就拿 2025 年 4 月推出的 “对等关税” 政策来说,欧盟、日本、印度这些传统贸易伙伴,都被征收 20% - 26% 的关税。 就连越南、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也未能幸免,税率更是高达 36% - 46%。 这一招看似简单粗暴,实则是特朗普政府深思熟虑后的策略。 他们觉得,通过提高其他国家商品进入美国的门槛,就能促使美国企业把生产线迁回国内,增加本土就业,振兴美国制造业。 但这算盘真能打响吗?从现实来看,困难重重。 先说说那些被征税的国家,哪个会轻易咽下这口气?欧盟向来在贸易问题上态度强硬,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内部虽然一开始有些分歧,但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坚决要求美国降低关税,不然就准备反制措施。 欧盟已经放话,要是谈不拢,就对价值 210 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至多 50% 的关税,还列出了一份价值 950 亿欧元的额外关税清单。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实施,美欧之间的贸易战必然全面升级,双方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得跟着遭殃。 日本这边也不好惹。 在汽车关税和农产品市场开放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日本和美国陷入了僵局。 美国要求日本接受 25% 的汽车关税,还想让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可日本坚决不同意。 汽车产业可是日本的支柱产业,25% 的关税对其打击太大;而农产品市场关乎日本众多农民的生计,日本政府也不敢轻易松口。 特朗普对此极为不满,甚至威胁要把从日本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 30% 或 35%。 但即便如此,日本也没有轻易妥协,双方谈判陷入了困局。 再看看新兴经济体。 越南在巨大压力下,和美国达成了协议,可这协议对越南来说并不公平。 美国对越南商品统一征收 20% 关税,对经越转运商品征收 40% 关税,而越南却要对美国商品提供零关税的 “完全市场准入”。 这意味着越南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因此下降 0.8 至 1.3 个百分点,越南的企业和工人将面临巨大挑战。 印度同样在和美国艰难谈判。 印度对美国一些不合理的关税要求十分不满,比如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还要求印度增加对美进口商品规模、开放市场让美国产品零关税进入。 印度财长明确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谈判红线,这两个领域关乎印度大量人口的生计和就业,印度政府不敢轻易让步。 从美国国内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遭到了不少反对声音。 美国企业界有很多人担心,提高关税会导致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上升,进而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一些依赖进口商品的美国消费者也开始感受到压力,物价上涨让他们的生活成本增加。 而且,美国经济团队内部对关税政策也存在分歧。 像负责政策的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斯蒂芬・米勒主张激进的全面征税,而财政部长贝森特等更传统的经济顾问则认为要更有针对性,否则可能会推高通胀,对吸引制造业回流也没多大作用。 在我看来,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关税大战,短期内或许能给美国一些特定产业带来些许好处,比如部分制造业企业可能会考虑回流美国。 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全球贸易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单方面提高关税,必然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这将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最终美国自身也难以独善其身。 美国消费者要承受更高的物价,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会面临更多阻力。 而且,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也会损害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降低。 大家觉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能实现他的目标吗?这场关税大战又将走向何方呢?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