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近日浙江杭州,男子在小米当实习销售,为了拉业绩,他在小米YU7发布会前,将自己预测的价格发给了意向客户,本来还为自己的神算子沾沾自喜,结果却遭到公司辞退,他觉得,这很不公平! “我只是推测,又没说是官方定价!”只见攥着辞退通知书的小骆,在小米之家的门口无能狂怒,但他身后的玻璃门,不仅没有因为他的怒吼再次打开,反而当着他的面重重关上的同时,发出一声闷响。 三天前,他还在为那个自作聪明的决定沾沾自喜,因为在小米YU7发布会前,他翻遍了汽车论坛的爆料帖,结合竞品定价,在客户群里自信满满地敲下,自己推算的预计价格,用来进一步的拉客流。 可消息发出去的瞬间,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真的吗?比预想的便宜!”“现在就锁单!”客户的热情让他飘飘然,甚至幻想着主管拍着他的肩膀宣布提前转正。 然而现实狠狠给了他一记耳光。第二天,区域经理带着法务直接杀到门店,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成冰。“你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篓子吗?”经理把平板摔在桌上,屏幕上是一个被转发上千次的聊天截图。 尤其是他穿着小米工服的自拍,和那句要命的“确定价”。更糟的是,某汽车博主已经以此为据发文《小米变相降价,疑似清库存》,评论区挤满了要求退订的老车主。 只是小骆想要辩解称,网上都这么猜的话,被法务打断:“客户看到的是你胸前的LOGO!”会议室突然安静得可怕,他这才注意到自己工牌上的挂绳还缠在指间,那条印着“小米汽车”字样的蓝色带子,此刻像绞索般勒进皮肉。 离职手续办得出奇地快。当他抱着纸箱站在商场电梯口时,手机弹出一条推送,那就是小米YU7正式售价25.35万起。 身后的小米展厅突然爆发出欢呼,透过玻璃,他看见同事们正围着新车的全息投影鼓掌。而他的微信对话框里,最后一条客户消息还停留在昨晚:“骗子!害我白高兴三天!”后面跟着三个愤怒的红色感叹号。 只能说,职场没有侥幸,红线规则之下,天真即是原罪。小骆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句未经证实的猜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因为企业要维护品牌信誉,就必须对越界行为零容忍。而职场新人则需明白,热情和聪明远远不够,谨言慎行才是生存法则。或许,这场代价高昂的教训,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深刻的一课。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信息来源: 浙江6频道1818黄金眼|《小骆之前是小米之家的实习销售,6月16号,他根据相关信息推测了小米YU7三款车型的价格和发布会日期,还通过微信群发的方式,发给了自己的意向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