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要回老家了,参加老家的两场婚礼。 很久没有参加这种农村的婚礼了。突然,特别期待,也特别怀念小时候参加婚礼的一些点点滴滴…… 在我们北方的农村,男方结婚前一晚就要摆酒席。请亲朋好友吃饭。这一餐不是正席,我们通常叫散席,或者闲席。 很多亲戚,结婚头一天不去,而是到了结婚当天早上再过去。早上的一餐,也是散席。只有到了中午,把新娘从娘家接回婆家再开的那一次席,才是正席。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有哪家亲戚结婚,可以放心的吃一顿好饭好菜。 和老师请假去“迎轿”,老师都会准假的。在那个80年代,老师也知道,农村的孩子们大都很馋,有顿好吃的,当然要让自己的学生去解解馋。 由于平时油水吃的少,参加婚礼吃的好,肠胃往往接受不了。回到家一般要拉几天肚子。 还有一件关于参加婚礼记忆深刻的事情。 结婚前一天的酒席桌上,往往不放烟。到了第二天早上,每个酒桌上都会放一包或者两包烟。 酒桌上“抢烟”,可能是孩子们最最期待的事情。看谁眼疾手快啊! 小时候参加那么多场婚礼,在我的记忆里,竟然一次烟也没有抢到。 不是我反应能力差,动作不够快。而是我不好意思抢。还有,临去“迎轿”前,我娘就交代过我,如果烟放到你面前的就拿,远了不要去抢。往往,在我面前的,也是被其他小朋友抢走了。而娘一次也没有批评过我。 长大后,我自己结婚有了孩子,也带孩子们参加过农村的这种婚礼。我教育孩子们,酒席桌上放的烟,即使放在咱们面前的,一定也不要拿,留给年纪大了的老奶奶,老爷爷…… 现在,在农村结婚,不知道什么样子了。毕竟生活条件更好了,不会再有小朋友,争着抢着拿那包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