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贵的老照片,值得收藏。 1975年12月3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尼克松和她的丈夫戴维·艾森豪威尔来到中南海,特意拜访了毛主席。 那时候,毛主席已经82岁高龄了,而且身患重病! 1975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后,中美关系面临不确定性。福特政府态度暧昧,毛主席为传递对中美关系的坚定立场,就主动邀请了尼克松女儿朱莉夫妇访华,暗示对尼克松政治遗产的认可。 朱莉为尼克松的次女,戴维则是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之孙,两家联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那天晚上11:30左右,朱莉夫妇本来已经就寝,突然接到外交部通知,说毛主席要见他们。两人匆忙更衣,带上尼克松的信件便赶往中南海。 当时82岁的毛主席刚刚病愈,身体还非常虚弱,需要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但他思维敏锐、谈吐幽默,对朱莉说:你所坐的沙发,正是你父亲访华时的位置,朱莉立即请求与戴维调换座位,让丈夫“共享历史时刻”。 毛主席大笑应允,此举成为中美友谊的生动注脚! 朱莉这次来拜访毛主席,带来了尼克松的亲笔信,毛主席用英语朗读尼克松信末的日期(1975年12月23日),让朱莉大为惊讶。当戴维提及美国国内要求审判尼克松时,毛主席愤然说:“我马上邀请他来中国!” 由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非常虚弱,会见中工作人员多次提醒让他休息,可被毛主席拒绝了。 这次谈话,持续了45分钟,至次日00:45。 临别时,毛主席对朱莉说:“你们还年轻,十年后再来,那时中国会棒极了”。 不得不说,此言精准预见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崛起。 从那以后,朱莉又多次访华,推动了中美文化交流,被对外友好协会称为“当之无愧的人民外交官”。 毛主席以病弱之躯托举的中美关系,终于在十年后迎来他预言中的“棒极了”的中国——而那张承载历史的沙发,成了世界格局转折的静默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