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豁出去了,比普京还狠,就要干垮乌克兰,俄紧急改装运输机朝鲜官方宣布,将在原有支援的基础上,向俄乌战场增派3万精锐作战部队。这不仅是数量的升级,更是战略决心的彰显。 先从朝俄关系说起,这俩国家可不是一般的铁瓷,去年6月签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白纸黑字写着“一方挨打另一方必须出手”。 乌克兰去年8月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正好撞在条约枪口上。朝鲜派兵参战,表面上是履行条约义务,实际上是给普京递投名状。 您看绍伊古今年三次访朝,又是拥抱又是修纪念碑的,那亲热劲可不是装的,这种关系升级,对朝鲜来说太重要了——俄罗斯能给技术、给能源,朝鲜就能在国际制裁下喘口气。 再说说朝鲜的算盘,金正恩这招叫“以战换援”,之前已经派了1.1万部队和6千工兵,这次加码到3万,总兵力快5万了,这么大的投入,可不是白干的。 朝鲜缺啥?粮食、石油、先进武器,俄罗斯能给啥?粮食能从西伯利亚调,石油管道直通边境,武器技术更是朝鲜眼馋的。就像去年朝鲜给俄罗斯500万发炮弹,换来的可是无人机技术和导弹零部件。这次增兵,朝鲜肯定是盯着俄罗斯的核潜艇技术和航天合作,这可比卖苦力划算多了。 有人说朝鲜军队装备落后,到了乌克兰战场就是送死,这话可不全对,朝鲜军队别的不说,单兵素质那是真过硬,库尔斯克战役里,朝鲜特种兵用三人小组战术,2.5小时就撕开乌军雷区,一仗干掉300多人。 而且朝鲜士兵适应能力特别强,学无人机操作比俄军还快。俄罗斯看重的就是这股子狠劲——乌军最怕不要命的,朝鲜兵正好能冲在前面当“敢死队”,替俄军分担伤亡压力。 国际反应这块,可热闹了,韩国急得跳脚,又是召见俄使又是讨论派监视组,结果朝鲜一句“再闹就重启核反应堆”,韩国立马哑巴了。 美国CNN天天喊“威胁”,可除了制裁也没啥招,毕竟朝鲜本来就在制裁名单里,最有意思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轻飘飘一句“尊重主权国家交往”,既没支持也没反对,这太极推手玩得漂亮。说白了,大国都在观望,看看这步棋到底能走多远。 不过,朝鲜这步棋风险也不小,首先是后勤问题,3万人跨国作战,吃穿用度全靠俄罗斯,要是普京哪天供应不上,朝鲜兵就得喝西北风,其次是国际舆论压力。联合国安理会虽然没直接表态,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违反制裁决议。 要是美西方联合施压,朝鲜的日子会更难过,最关键的是,乌克兰不是吃素的,乌军现在无人机战术玩得溜,朝鲜兵就算再悍不畏死,也架不住天天被无人机盯着炸。 金正恩心里也清楚这些风险,但他没得选,国内经济一团糟,粮食产量年年吃紧,老百姓怨言不少。这时候把军队派出去打仗,既能转移国内矛盾,又能树立“卫国英雄”形象,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您看他今年1月视察核物质基地,4月下水新型驱逐舰,7月又增兵乌克兰,这一连串动作都是在告诉国内:我金正恩能打仗、能搞建设,跟着我有饭吃。 最后说说这对俄乌战场的影响,俄军现在在波克罗夫斯克集结了11万兵力,准备夏季攻势,朝鲜3万生力军一到,俄军就能把更多精锐腾出来主攻。 但乌军也不是软柿子,他们在库尔斯克吃了亏,肯定会调整战术,要是朝鲜兵真能顶住乌军反扑,那普京离拿下乌东四州就更近了一步,可要是朝鲜部队伤亡过大,俄罗斯国内反战情绪起来,普京的日子也不好过。 说到底,朝鲜增兵这事,就是一场豪赌,金正恩押上3万子弟兵,赌的是俄罗斯的回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普京也不傻,用点过时装备和空头承诺,就能换来炮灰和战略纵深,这笔买卖划算,但苦的是那些年轻的士兵,他们可能永远回不了家了。 国际政治就是这么残酷,平头老百姓的命,有时候就是大国博弈的筹码,咱们作为旁观者,只能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别再让更多人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