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频交易监管,三大交易所新规落地,对A股影响几何?
今日,三大交易所正式实施量化交易新规,旨在进一步规范量化交易行为。近年来,量化交易在A股市场颇受争议,每当市场出现大幅下跌,量化交易总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少投资者对其“深恶痛绝”。此次新规的出台,能否为市场带来新变化?
仔细研读新规内容后发现,其在高频量化交易的认定标准上,依旧维持原有规定: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300笔以上,或单账户全日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20000笔以上。这与此前的监管要求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因此,在解读新规时难免让人觉得缺乏新意。不过,结合市场现状来看,新规对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投资者对量化交易的不满,根源并非量化交易模式本身,而是市场中存在的不公平性。目前,量化交易工具和策略主要被机构投资者所掌握,普通散户因技术、资金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参与其中。若监管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参与资格的不对等,即便不断加强对量化交易的限制,市场公平性的问题依旧存在。
其二,量化交易对市场的影响是双向的,既能在市场上涨时起到助推作用,也可能在下跌时加速行情恶化。因此,将A股市场长期低迷的原因完全归咎于量化交易,并不客观。量化交易只是部分资金收割散户的工具之一,即便没有量化交易,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割手段。散户想要在市场中盈利,面临的挑战来自多方面,单纯取缔量化交易,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散户的投资困境。
其三,与股指期货、两融等做空工具相比,量化交易的影响力相对有限,而且量化交易在国际市场中也是通用的交易模式。之所以在A股市场引发诸多争议,并非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而是需要结合A股市场的特点,制定更贴合实际情况的监管策略和交易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市场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超170家公司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这种大规模、持续性的减持行为,才是当前压制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
回到新规对市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量化交易新规的实施可能会对券商业务造成一定冲击,若券商板块出现下跌,势必会拖累整个市场的表现。但由于此次新规与此前相比变化不大,预计对券商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当下,投资者不应过度关注指数的涨跌,而应将重点放在个股行情上。尤其是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的走势,对短期市场情绪和个股活跃度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