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美国这下彻底急了,

中美是战是和?中国高层明确表态,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美国这下彻底急了,只因我国连续三个月未买美国石油,这一消息无疑是对美国能源供应商的又一重大打击。原因在于,我国不仅是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而且我国缺席购买美国石油已经造成相当程度的惨痛结果:美国海外原油销售量暴跌至最近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不假,但美国原油在中国进口总量里占比一直不高,2024年才1.74%,排在十名开外。为啥?因为咱早就布局了多元化进口渠道。 俄罗斯、中东、非洲的原油源源不断运来,像2025年一季度山东进口的原油里,马来西亚占了近一半,阿联酋、伊拉克的进口量也大幅增加。 就算美国石油突然断供,咱还有俄罗斯的管道油、伊朗的稳定供应,再加上战略储备超过5亿桶,足够支撑三个月,这种布局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咱长期以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能源安全策略。 美国那边为啥急眼了?道理也简单。 美国页岩油产量虽然大,但特别依赖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客户,2024年美国对中国原油出口额还有600亿元左右,可今年前三个月进口量同比暴跌54%到70%。 更麻烦的是,美国能源行业正面临双重压力:国内页岩油增长放缓,海外市场又被中国“冷落”,像得克萨斯州启用的“沙丘快车”传输带,虽然降低了开采成本,但出口不畅还是让不少企业头疼,有些美国页岩油公司开始转向土耳其、巴林这些地方开发新项目,但短期内根本弥补不了中国市场的缺口。 不过,这事儿可不能简单看成是“中国故意卡美国脖子”,这里面有个关键因素——关税。2025年2月,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10%关税,LNG加征15%。 这一加,美国原油的价格优势就没了,本来美国页岩油运到中国成本就比中东高,再加上关税,每桶要多花7美元左右,生意人最讲究划算,中国进口商自然就转向其他国家。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中美贸易战的延续?看看中国高层的表态就知道了。 王毅外长和李强总理多次强调,中美应该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美国工商界和战略界人士也说,美中关系稳定对双方都好,愿意继续投资中国。 这说明,双方都明白全面对抗没好处,中国减少美国石油进口,更多是经济手段,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制,而不是要和美国“脱钩”。 再往深了看,这其实是一场能源战略的博弈,中国在推进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加强与中东、俄罗斯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比如咱和沙特、阿联酋一起搞光伏、风能项目,和俄罗斯的石油管道合作也在深化。 美国呢,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宣布“能源紧急状态”,鼓励传统化石燃料开采,甚至取消对清洁能源的补贴,这种政策转向,让美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显得有些被动,中国减少美国石油进口,既是对自身能源安全的保障,也是在为未来的能源竞争布局。 当然,美国也不会坐以待毙。一方面,他们可能会调整关税政策,试图重新吸引中国买家;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企业正在海外寻找新市场,比如土耳其、阿根廷等地。但这些努力短期内很难见效。 中国的能源市场太大了,而且咱的进口渠道已经多元化,就算美国石油回来,也很难恢复到以前的份额。 最后得说说咱老百姓关心的事儿,中国减少美国石油进口,会不会影响咱的油价?从目前情况看,影响不大。 国内原油加工量基本稳定,炼厂开工率也保持高位。而且,全球油价受供需和地缘政治影响波动,中国作为大买家,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再说了,咱还有俄罗斯、中东这些稳定的供应伙伴,完全能保证国内需求。 中美这场石油博弈,是两国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的一次“过招”,中国用经济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保持对话合作的大门敞开;美国虽然着急,但也明白全面对抗得不偿失。 未来,双方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还会继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能源安全有保障,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咱们更愿意和世界各国一起,走合作共赢的道路。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担当,也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 参考资料:连续3个月!中国拒买美国石油|澎湃新闻

评论列表

解雇佣兵
解雇佣兵 3
2025-07-07 10:09
中国现在流行新能源汽车,不用再买哪么多石油了!
st江南
st江南
2025-07-07 09:19
中美合作共赢,杜绝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