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6年,部队在云南原始森林深处,发现一群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男男女女。经过调

1956年,部队在云南原始森林深处,发现一群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男男女女。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人数众多,而且生活的环境十分落后,常年生活在幽暗的森林中,身上的衣服都快要衣不蔽体,日常大多依靠野果打猎生活,犹如一群原始人在森林中生活 1956年,一支解放军部队在云南金平县的原始森林里执行任务时,撞上了一群生活特别原始的人——苦聪人。这些人衣服破得不成样子,头发乱糟糟,满脸脏兮兮,常年窝在阴暗的林子里,靠摘野果、打猎填肚子。那生活状态,跟现代社会完全不搭边,就像穿越到了远古时代。部队赶紧调查,发现这群人数量还不少,但日子过得真挺惨,缺衣少食,啥现代玩意儿都没有。 苦聪人其实是拉祜族的一个分支,多少年来一直藏在云南的深山老林里,跟外界没啥联系。他们的日子像是停在了原始社会,住的是竹子木头搭的棚子,衣服大多是用香蕉叶或者兽皮凑合的,吃的东西全靠山里找,能摘到啥吃啥,运气好还能打点野味。因为跟世隔绝太久,他们压根儿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啥样,日子过得苦不堪言,饿肚子、生病、被野兽威胁都是家常便饭。 解放军发现他们后,没耽搁,马上报告上级,政府很快就派人来救急。那是1950年代,国家正忙着建设,碰上这样的情况,肯定得管。政府开始组织苦聪人走出森林,给他们在山外建了新村子。解放军和地方干部忙着给他们发衣服、分粮食,还帮忙盖房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们种地,想让他们从靠天吃饭变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好多人刚搬出去不习惯,又跑回林子里,觉得还是老日子自在。政府和部队没放弃,反复做工作,慢慢让苦聪人相信新生活靠谱。 到了1960年代,苦聪人的日子才算有了起色。政府出钱出力,给他们盖了砖瓦房,还建了学校和诊所。农业专家带着他们学种水稻、玉米,用上犁和水渠,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教育也开始普及,小孩能上学认字,学点现代知识,不用再像爸妈那辈守着山林过日子。医疗队来了以后,生病死人的事儿也少多了,健康状况好歹有了保障。 说到苦聪人,就得提白树林这号人物。他1952年左右出生,小时候亲眼见到解放军走进森林,带着衣服和吃的来帮忙。后来苦聪人搬出山林,他也跟着变了命,念了书,还当了老师,教下一代读书识字,顺便把族里的文化传下去。他的经历挺典型,算是苦聪人从原始生活迈向现代的一个缩影。 不过,苦聪人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2005年有报道说他们还是穷得叮当响,温家宝总理看了后直接批示要加大扶持。政府马上行动,修路、通电、接水管,基础设施一通升级,日子才算真正好起来。现在的苦聪人基本融进了拉祜族,过上了现代生活,虽然还是有点自己的老传统,但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这一路走来,既是他们自己的奋斗,也是民族团结的一个例子。 其实想想,苦聪人能有今天,真挺不容易。从原始森林里爬出来,适应现代社会,中间得克服多少难关啊。政府帮了大忙没错,但他们自己也得有那股劲儿,不然早散了。这段历史看着简单,细想却挺有嚼头,民族融合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