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带头,印尼跟进,关税都是0:20%,如果东南亚国家有样学样,美国商品大举进入周边国家,他们再加价卖给中国,加价后肯定比中国还是便宜些,这招中国防不住,这是不是美国的阳谋? 中国真的毫无招架之力?2025 年 7 月 2 日,越南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将美国商品关税从 46% 骤降至 20%。表面上看,越南是为了避免美国进一步加税,但背后的算计更深。 越南希望借此吸引美国投资,推动产业升级,从低端制造业向电子制造等中高端领域转型。美国也乐见其成,因为这能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产业链影响力。 印尼紧随其后。7 月 5 日,印尼宣布对 1700 多种美国商品实施接近零关税,涵盖电子、机械、化工等关键领域。 印尼的算盘同样精明:一方面通过降低关税换取美国对其出口商品的宽松政策,另一方面在关键矿产领域与美国合作,比如镍资源,这是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料。印尼试图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既讨好美国,又不彻底得罪中国。 如果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商品将大举进入该地区。这些商品在东南亚经过简单加工或包装后,再转卖给中国。 由于东南亚国家对美关税为零,加上运输和分销成本,最终价格可能仍低于中国本土含税价。这看似是美国的阳谋,实则暗藏漏洞。 中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首先,中国海关总署明确规定,享受优惠关税的商品必须符合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如果美国商品在东南亚仅进行简单加工,无法获得原产地认证,就无法享受低关税进入中国。其次,中国与东盟正在推进自贸区 3.0 版谈判,已在 2025 年 5 月全面完成谈判。升级版协议加强了原产地规则和海关合作,有效限制了转口贸易的操作空间。 此外,中国已采取反制措施。7 月 1 日,中国对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尼的不锈钢产品加征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 103.1%。这既是对相关国家的警告,也是向其他可能跟风的东南亚国家传递明确信号:牺牲中国利益换取与美国的关税和解,必将付出代价。 东南亚国家也并非铁板一块。2025 年 4 月,东盟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的单边关税政策表示担忧,并强调通过 WTO 解决争端。这表明东盟内部对美国的做法存在分歧,中国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巩固区域经济一体化。 美国的算盘看似高明,实则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中国通过法律手段、贸易协定和反制措施,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