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畏寒、手脚发凉的患者,我喜欢用热性峻猛之品。 就比如说附子——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大辛大热,能温补肾阳、通行十二经,迅速驱散体内沉寒。但单用易燥热伤阴,所以我与滋阴药物同用,如熟地、山茱萸、白芍等。 熟地:其甘温滋腻,能滋阴填精,制约附子的燥烈之性,如同在“烈火”旁注入“阴液之水”,使阳气生发有源,形成“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格局。 而肉桂有“引火”的妙用:肉桂能入肾经,引浮越于上的虚火回归命门,此为“引火归元”。当附子与肉桂同用,附子温壮命门之火,肉桂引导虚火下行,二者协同,则上浮的虚热(如口燥、面赤)随阳气归藏而平复。 中医透过表象辨本质,以精妙配伍平衡阴阳。温补并非“简单叠加温热药”,而是一场“药物配伍艺术”。调配得当,便不会出现“火上浇油”,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信的话,你们翻翻我以往医案例里面是不是经常都有这些搭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