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3年9月的一天,傅玉芳因病去世。他曾向丈夫刘振东坦白过一个秘密:“其实我是

1953年9月的一天,傅玉芳因病去世。他曾向丈夫刘振东坦白过一个秘密:“其实我是溥仪的皇妃文绣。” 文绣出身于满洲八旗的上三旗的镶黄旗,自幼入私塾读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 那时候的大清风雨飘摇,有很多变故,自然也有很多思想交织在一起,晚清的女子已经并不把嫁入皇家,成为妃子作为人生理想和执念。 尤其是溥仪,除了有皇帝之名,已无皇帝尊严。 虽然宫内仍沿袭旧制,保留“皇帝”尊号,可是溥仪已经被逼退位。 溥仪到了16岁,在紫禁城里自欺欺人的皇亲国戚们,还做着皇家荣华富贵的美梦,指望着操办一场热闹非凡的皇帝大婚,还能继续沉醉在皇权的梦里。 文绣就在这样的契机被选进宫。 溥仪无心选秀,但为了平衡太妃们之间的争斗,先是在人员名单上随便圈了文绣做妃子,而后又选定了婉容做皇后。 文绣提前一天大婚,封为淑妃,是为了第二天好跪迎婉容皇后。 结果,洞房当日,溥仪留下她一个人独守空房,自己去了养心殿。 溥仪和婉容大婚当日,他也没有洞房,而是去了养心殿。 自从被选定为秀女,文绣就退了学,被专门的师傅教导宫廷礼仪,三从四德,如何侍奉皇帝,要求她熟读《女儿经》等书籍,并弃用傅玉芳之名。 她被迫放弃了属于自己的自在生活被圈养进宫,可是溥仪却不喜欢她。 婉容身为皇后却并不容人,反而经常和文绣争宠,作闹。和婉容的跋扈性子一对比,文绣的知书达理反而引起了溥仪的注意,短暂的得到了一段时间的宠爱。 溥仪常与文绣促膝长谈,赏赐婉容之物必留一份给文绣,甚至为婉容聘请英语老师时,也为文绣请了一位。 可是,溥仪越喜欢文绣,婉容便越容不下她,文绣在后宫吃尽苦头。 在英语老师凌若雯的教导下,她思想愈发开放,不再纠结于溥仪的态度,而是专心学习。 不到两年时间,冯玉祥“逼宫”,大批军队进入紫禁城,将溥仪等人赶出皇宫。 溥仪无奈,只能带领家人搬至生父醇王府居住。经反复请求,溥仪获准带走6333斤银元。 搬离皇宫时,婉容与文绣等人将大量金银珠宝、名贵瓷器与书画藏于衣中带出。 后来,不甘心沦为平民的溥仪动了和日本人合作的心思,文绣得知后极力劝阻,但溥仪充耳不闻。 1924年11月29日,溥仪在郑孝胥的指引下,偷偷前往天津日本驻华公馆寻求日本人帮助。 因未告知家人,文绣等人疯狂寻找,甚至考虑报警。数日后,溥仪却派人接婉容与文绣前往日本公使馆居住。 文绣才知道溥仪已与日本人达成协议,试图借助日本力量实现复辟妄想。此后,溥仪等人悄悄离开北京,移居天津日租界。 文绣见溥仪与日本人往来密切,痛心疾首,多次劝阻无果,反而遭到溥仪的疏远。 溥仪每日与婉容相伴,无论上街游玩、日常用餐还是接待宾客,均不带文绣。婉容见文绣失宠,开始排挤她,文绣因此遭受诸多无理谩骂与羞辱。 文绣对溥仪彻底失望,决定离婚。 溥仪根本不同意,从来都只有他废黜别人的,哪里有被人休的份。 他未必深爱文绣,但绝不允许文绣休了自己,他也找了律师和文绣的律师坐下来打算和谈,实际上还是居高临下的命令文绣不允许离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文绣反正也豁出去了,直接登报离家出走,妃子休皇帝的新闻最终闹得人尽皆知。 溥仪慌了,想用钱收买文绣,但文绣铁了心了。 1931年10月溥仪实在没办法,只好签了离婚协议书。 文绣恢复傅玉芳的名字在一所小学担任国文教师。 后来,北平不安稳,文绣失去了生活来源,就去打工,做苦力,糊纸盒子,直到北平解放,文绣经朋友介绍在日报社担任文字校对员。她工作仔细认真且才华出众,得到了日报社社长的赏识。 社长同情她的遭遇,便将她介绍给自己的表弟刘振东做妻子。 刘振东家境贫寒,读了几年书便去国民党参军。因有勇有谋很快升为少校,40岁仍未成家。在表哥的撮合下,刘振东被文绣吸引。 1947年二人结为夫妻,在北平租房安家,婚后感情融洽、婚姻幸福美满。 后来刘振东被分配到城区担任环卫工人。 两个人的日子虽然清苦,但过得很幸福。 1953年9月,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一生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