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看账本,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6万公里,是全球最长的,但账面一看,每年亏空多,累计下来数字触目惊心。 不少人拿美国、日本、法国的做法出来比较,人家高速要么不收费,要么能分红,中国为啥偏偏“倒贴”? 有人说,看看日本的套路。 日本高速路归上市公司管,提价三倍,车流照样不断,股东一年还能拿到不少分红。 服务区搞得热热闹闹,各种吃喝娱乐,赚的钱比通行费还多。 德国的思路又不一样,让社会资本一块儿参与,修一条高速,政府还承诺企业有一定的回报率。 不少企业拿未来高速过路费做成债券,这样投资回本快,大家风险都不大。 再说美国,表面上不收费,实际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加油时其实就已经交了高速的钱,燃油税一收就是几十亿美元。 修好高速,公路两边的地价水涨船高,政府靠卖地再次回血。 广告牌和服务区全外包,收费高得惊人,最后都回流到政府和企业账上。 反观中国,每条高速的建设成本都很高。 东部还好,一到西南山区,不停修桥、挖隧道,一公里成本得翻好几倍,加上全部按高标准来建,钱很快就花光了。 这些钱多半是地方借来的,可路修好了,收的过路费往往还不够利息支出。 比如有的高速一年收入十个亿,利息都得花去十二个亿,本金更别想还,西部偏远地区的路段,每天收的钱甚至还不够维持电费。 中国高速还经常搞节假日免费,老百姓走得开心了,可运营公司七天就没了上百亿进账。 可银行贷款、日常维护费用却一分不少,最后压力都落在公司账上。 其实站远点看,中国高速公路能亏损这么多,钱不全是在路上消耗掉的。 比起直接收支,背后的作用更大,很多看起来亏损的线路,是保障国家战略的命脉,比如西藏、新疆的高速,哪怕亏本也得保证畅通。 这些高速路带动了庞大的产业链,物流链连到县县通,钢材水泥需求拉满,就业岗位铺开。 大公司、大数据中心愿意进山进村,老百姓吃上“高速饭”,带来的是地方经济的整体成长。 另外,搞高速公路锻炼出来的桥梁隧道技术,现在还能出口挣钱,有些高难度海外工程,专利和服务吃回头钱,这才是长期见效的投资。 再看账面,美国高速虽然说“盈利”,可很多地方公路年久失修,总有坏桥要补,日本那边,表面分红诱人,有的灾区修一条路都等了十几年。 中国高速要是只看眼前的钱,那确实亏得不少,但这摊投资,实际关乎全社会发展的底气,是国家发展的脉络。 你觉得中国高速公路还应该继续亏下去吗?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