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年,一个穿着破旧的妇女,带着9岁女儿到北京饭店见彭德怀,但她怯生不敢说话

1950年,一个穿着破旧的妇女,带着9岁女儿到北京饭店见彭德怀,但她怯生不敢说话,一旁的女儿边跑边喊:“彭叔叔!我们来找您啦!” 彭老总先是一愣,紧接着笑了。他蹲下身,摸了摸黄岁新的头:“这是岁新吧?上次见你还是个小不点儿,现在都长这么高了。” 刘玉英有些局促,刚想行礼,彭德怀已经起身:“别拘礼,走,进去慢慢聊。” 当时的彭德怀,身上担子可不轻。毛主席紧急把他召回北京,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朝鲜战场形势严峻,作战部署千头万绪,但他还是专门抽出时间,来见刘玉英母女。 包间里,刘玉英低着头,紧张得不敢抬头。黄岁新却一点不怯场,睁大眼睛问彭德怀:“彭叔叔,我爹和您一样威风吗?” 彭德怀笑容僵了一下,转头看刘玉英眼眶泛红,轻声说:“你爹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当年平江起义,我们带着兄弟把地主老财的粮仓都分了。” 这话,一下把刘玉英带回 20 年前。1928 年与黄公略成婚仅半年,丈夫便追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留下“革命胜利即返”的承诺。 刘玉英喃喃道:“他走的时候说,等革命胜利就回来。我等了两年,实在等不下去,就去苏区找他。” 1930 年,刘玉英历经艰难,终于在苏区见到已是红三军军长的丈夫。那段日子,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光。黄公略再忙,每天都会抽时间陪她散步,讲战场上的事儿。 刘玉英苦笑着说:“后来我怀孕了,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说不管男孩女孩,都叫岁新,岁岁年年迎接新生活。” 听到这儿,彭德怀沉默了。1931 年方石岭战役中,黄公略遭敌机袭击牺牲,临终嘱托“照顾好岁新”。 彭德怀叹了口气:“公略牺牲后,组织怕连累你们,一直没联系。直到长沙解放,我才托人去找你们。” 刘玉英点点头。1949 年湖南解放后,她带着女儿四处躲避战乱。几个月前,才被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找到。 “彭司令,您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 刘玉英说着,眼泪又下来了。 彭德怀摆摆手:“公略是我的好兄弟,他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你们就留在北京,有困难尽管说。” 饭后,彭德怀亲自送母女俩到门口。黄岁新突然拉住他衣角:“彭叔叔,我能当您女儿吗?” 彭德怀愣了一下,笑着蹲下来:“你娘就你一个宝贝,我可不能抢。这样吧,你算我的‘半个女儿’,好不好?” 黄岁新歪着头想了想,伸出小拇指:“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彭德怀也伸出小拇指,和她勾在一起。 刘玉英看着这一幕,眼泪止不住地流。谁能想到,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心里竟如此柔软。 从那以后,彭德怀说到做到。他给刘玉英母女安排住处,生活用品也经常让人送。黄岁新被送进北京最好的学校,周末只要彭德怀有空,就会接她去家里吃饭。 在彭德怀心里,黄岁新和左权的女儿左太北,都是他的 “半个女儿”。两个没了父亲的孩子,在他的照顾下,都成了国家的栋梁。 1950年赴朝作战前,彭德怀特意辞别刘玉英母女,黄岁新哭求平安,他承诺‘要看着你长大’。 彭德怀擦掉她的眼泪:“放心,叔叔还要看着你长大呢。” 三年间,彭德怀在战场指挥之余坚持每年寄信,叮嘱“让岁新好好读书”。 1953 年 7 月,朝鲜战争结束。彭德怀回来时,黄岁新已经长成懂事的少女。她捧着鲜花跑到机场,一下扑进彭德怀怀里:“彭叔叔,欢迎回家!” 看着眼前的黄岁新,彭德怀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自己在战场上拼命,不光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在和平中长大。 刘玉英后来总说:“彭老总对我们,比亲人还亲。他是真正的人民英雄,心里一直装着老百姓。” 时间再往前推,彭德怀和黄公略的缘分,早在湘军时就开始了。1928 年应彭德怀邀请回湘军共事,两人同年 7 月共同领导平江起义,创建红五军。 从那以后,他们并肩作战,出生入死。黄公略打仗厉害,又一心革命,在苏区威望特别高,和朱德、毛泽东、彭德怀并称为 “朱、毛、彭、黄” 。 中央苏区反 “围剿” 时,黄公略战功赫赫。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屡建奇功,毛泽东三次写诗赞誉其“飞将军”神勇。毛主席都三次写诗夸他。 面对蒋介石扣押家属、派遣说客的劝降阴谋,黄公略果断写下‘一刀两断,义无反顾’八字电文,处决说客并通电全军。这一举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1931 年 9 月 15 日,黄公略带队打完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一个师。可在转移途中,他遭到敌机袭击,不幸牺牲,年仅 33 岁。 黄公略牺牲后,毛主席悲痛万分,亲自主持追悼会,还写挽联悼念。彭德怀更是痛心,从那以后,一直照顾黄公略的家人。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两次回老区,亲自给黄公略扫墓。他对黄公略遗属的照顾,从未间断。 黄岁新没辜负期望,在彭德怀的关怀下,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继承父亲遗志,为国家出力。 彭德怀和黄公略的故事,是革命年代战友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共产党人关爱烈士家属的榜样。他们的故事,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