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东晋,孝武帝为了满足姐姐新安公主,就逼美男子王献之休妻。可王献之为了拒婚,用艾草

东晋,孝武帝为了满足姐姐新安公主,就逼美男子王献之休妻。可王献之为了拒婚,用艾草烧伤了双腿,变成瘸子。公主却说:“别闹了,我看上的是你的脸和才华,你就是瘸了我也嫁给你!”公主的一意孤行,酿成四个人的悲剧。 东晋的王献之,谁都得夸一句“风流潇洒”,还得加上“书法大家”。他出身琅琊王家,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的儿子。按道理,这种家世的孩子,从小锦衣玉食,书香门第,应该走的是顺风顺水的路。可他偏偏不是个普通富家子弟,骨子里有点犟、有点倔。他从小爱写字,七八岁时就被父亲王羲之夸过:“这娃以后肯定能成气候。”等到长大,确实没让家里人丢脸,书法自成一派,还和父亲齐名,史上合称“二王”。 但王献之的命运,也不是写几个字、娶个媳妇那么简单。他娶的第一任妻子叫郗道茂,正经表姐,感情很深。郗家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两人算是门当户对。小夫妻结婚不久,家里遭了变故。郗道茂的父亲、王献之的父亲、还有自己唯一的女儿,相继去世,三年之内连遭丧事,夫妻俩只能一起守孝,一起扛过人生最难的日子。守孝过后,想着好好过日子,却没想到“天上掉下来个麻烦”,而且直接来自皇家。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当时的皇帝。他有个亲姐姐叫新安公主,性格很要强,年轻时嫁过一次人,丈夫桓济因为谋反被流放,公主立刻断了关系,回宫做了“二婚贵女”。这位公主平时什么都不服气,非要找个最拔尖的男人再嫁。她一看名单,别人都看不上,独独盯上了王献之,打听清楚后还说:他长得好、才华也好,正合我心意。 于是这对皇帝姐弟当机立断,直接下诏,让王献之“休妻再娶”。这意思就是,不管你家里多恩爱,朝廷一句话你都得分开。皇帝一句话,家里外头全炸了锅。郗道茂那边,亲人死的死、走的走,只有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媳妇;王家这边,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家族荣誉,真叫人进退两难。 王献之不是没有反抗。他一辈子潇洒惯了,书法风格都“破体而出”,做人也不爱受人摆布。遇上这种皇家强塞的婚姻,心里是千百个不愿意。他知道正面硬抗没好果子吃,思前想后,干脆来了个“苦肉计”.用艾草烧脚。那时候没有麻药,点艾灸脚心,生生把两只脚烫成残疾。从此走路一拐一拐,想用“残废”自保。 他以为这样,公主多半会嫌弃。没想到新安公主是“看上你,跛了也要嫁”。直接让人把话带到王家:“你别闹了,我就要你。腿瘸不瘸,和我有啥关系?你就是跛了,也是我夫君!”这句话传出去,满城皆知,王家亲友也无言以对。 到这一步,王献之彻底没招了。郗道茂收到了休书,连哭都哭不出来。郗家人本来指望女儿攀个好门第,结果亲亲女儿被休了,只能去投靠伯父,寄人篱下。日子一天天过去,郗道茂越活越没精神,最后郁郁而终。 王献之呢,风风光光进了皇家门槛,成了新安公主的丈夫。说是好事,其实是苦酒。俩人名义上夫妻,心却早就不在一起。王献之心里还是念着郗道茂,冷落了公主,倒把府里一个叫桃叶的小妾捧成了心头肉。桃叶本是普通人家姑娘,生得和郗道茂有几分相似。王献之对她百般宠爱,还专门写了首诗给她。王家下人都知道,桃叶虽然身份卑微,主子待她和别人都不一样。 新安公主活得风风光光,心里却一点不甘心。皇家威风管得住外人,终究管不住王献之的心。婚后好多年,两人才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王神爱。王神爱长大后被皇帝看中,做了晋安帝的皇后,家族地位再次飞升。可是,王献之自己,到了生命最后时刻还是放不下旧爱。 临终病重时,道士问他有啥悔事,王献之嘴里只念着:“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一句话,道尽了他这一生的遗憾。 这场婚姻风波,别看是古人,搁到今天一点都不陌生。一边是皇权,一边是门第,一边是人情温度,一边是现实压力。四个人被一纸婚书,硬生生地搅成了一锅苦水。 王献之,这样的名士,天生风流有才,一生最光鲜的时候,却被逼到两难:爱人和责任,哪个都放不下,哪个都成了心头疙瘩。郗道茂,好好一个大家闺秀,没做错什么,只因皇家一句话,成了被丢下的苦命人,最后活活气病,命丧异乡。新安公主再强势,到头来没换来丈夫的真心,哪怕身边有金银珠宝、奴仆成群,人生也只剩孤独和不甘。连王神爱,生来就是名门贵女,被母亲安排进皇宫,做了皇后,身后风光,可这婚姻的幸福,谁又能说得准? 王献之和新安公主的结合,是皇家面子的胜利,也是个人情感的彻底失败。后世人看这段故事,谁都明白,风流才子、痴情佳人、任性公主、无辜子女,这一局,没有赢家。 有人说,东晋那个时代讲究风雅,讲究情趣。其实越是“风流名士”越难违背现实。王献之书法可以创新,命运的棋盘上,他却成了被人推动的棋子。 王家和郗家两大世家,就这样被一纸圣旨拉扯着,一个人走向繁华、一个人归于沉寂。新安公主得到了她想要的“夫君”,却得不到对方的心。王献之一生最痛的,不是瘸了腿,也不是丢了名声,而是再也见不到那个曾经的枕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