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连南海门口都不敢进,更别说进入台湾海峡了!英媒:非常心酸。 一艘重达7万吨的英国航母,不远万里驶抵新加坡,却始终未敢深入南海,更遑论穿越台湾海峡。本意是要“填补美军在印太地区的空档”,结果却像个站在门外犹豫不决的访客——英国媒体自己都忍不住调侃:这哪里是部署,分明只是“驻足观望”。 要知道,“威尔士亲王”号可不是普通战舰,它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旗舰之一,排水量惊人,技术参数看上去颇具震慑力。问题在于,这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吓人。 说到底,英国的航母战斗群其实是“拼装”出来的。护卫舰数量不够,舰载机还得靠租借,补给系统主要依赖美军支援。别说执行高强度任务了,就连维持基本形象都费劲。上一次跟随美军舰队进入南海,还被中国军舰与战机全程压制,英媒都忍不住形容那次经历“屈辱得堪比脱欧”。 如今形势变化明显。随着特朗普阵营对华释放缓和信号,美国开始放松对华乙烷、EDA等出口限制,打算重启合作。英国看到“老大哥”都转趋软调,自己这点“海军余晖”自然更不敢贸然前行,最终选择在新加坡停泊,借此维持“存在感”。嘴上保持沉默,行动却说明了一切。 归根结底,今天的英国依然保留着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自负语调,但却早已无力匹配那个时代的全球影响力。这次所谓的“战略投送”,实际上不过是一次“战略驻留”。曾经全球事务的塑造者,如今沦为新加坡港口旁的“看客”,令人感叹。 如果英国还有一点现实判断力,就该明白:依靠军舰刷存在,终归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真正的大国,不靠航母远航来搏眼球,而是具备左右局势的实质影响力。而这份能力,英国已经缺失太久。 你怎么看“威尔士亲王”号这次止步南海?是权衡利弊的明智选择,还是实力捉襟见肘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