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罕见意见一致:宁可此国从地球消失,绝不允许它拥有核武器。中俄经常联手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但是,有一件事,三国的意见却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宁愿这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也不能让它造出来核武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二战期间,日本秘密启动“仁计划”研发核武器,在朝鲜半岛抓了数千劳工修建重水工厂,工程结束后还灭口了事。
虽说1945年美国两颗原子弹炸醒了日本,但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1969年日本防卫厅长官铃木孝就放话,“必要时可以拥有核武器”,2021年自民党抛出“核共享”提案,想让美国把核武器部署到日本,这分明是在试探国际社会的底线。
有人可能会问,日本不是签了《核不扩散条约》吗?
没错,但条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日本表面上遵守条约,背地里却玩起了“文字游戏”,2006年日本核能委员会悄悄批准钚提取计划,纯度高达90%以上,远超民用标准。
到2025年6月,日本漏报的钚就有640公斤,加上之前的储备,总量达45吨,足够制造5500枚核弹头。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教授,安德烈·古宾算过一笔账,47吨钚能造出6000枚核弹头,威力是朝鲜核武库的120倍。
这哪是和平利用核能,分明是在为核武库打地基,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日本的核技术储备。
日本拥有600多家核技术研究机构,掌握从铀浓缩到钚分离的全套技术,一旦开放限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航母化改造后的F-35战机,就能搭载核弹头,直接威胁俄罗斯南千岛群岛和中国东部沿海。
军事专家推算,日本每年只需增加150亿美元防卫预算,就能建造核潜艇、航母和配套的核导弹系统,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能力。
日本的《原子能基本法》更是埋下了隐患,这部法律名义上规定核能和平利用,但对辐射污染监管几乎空白。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为重启核电站,竟把事故停运时间从反应堆寿命中扣除,变相延长核电站运行年限。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让核电站安全评估沦为摆设,更讽刺的是,日本一边强调和平利用,一边在2025年3月启动滨冈核电站2号机组拆解,这是日本首次商业核电机组退役,暴露出其核设施管理的混乱。
如果日本拥核,最先威胁到的就是周边国家的安全,俄罗斯战略专家模拟推演显示,日本拥核后,远东地区局部核冲突概率将飙升至67%。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日本拥核将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中方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韩国民众更是强烈反对,2023年福岛核污水排海时,韩国渔民直接在抗议现场要求日本人喝下海水,质问政府“这鱼你敢吃吗?”。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很明确,2024年1月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中美俄三国援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波茨坦公告》,明确反对日本拥核。
说到核污染,日本两年前干的那件事至今让人愤慨。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130多万吨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太平洋。
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强烈抗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也被质疑存在政治干预。
即便到了今年6月,中国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但仍要求日方持续接受国际监测,确保排海风险可控。
可日本政府的一意孤行,已经让太平洋变成了“核试验场”,有人可能会说,日本不是得遵循“无核三原则”吗?
但现实是,日本在向《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提交的报告中,已经删除了“无核三原则”的表述。
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让国际社会对其信任度降到冰点,中美俄三国之所以罕见一致,就是看透了日本的野心——它根本不是想当“正常国家”,而是想借核武重新跻身世界霸权行列。
历史已经证明,军国主义一旦披上核外衣,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我们必须警钟长鸣,绝不能让日本再次打开潘多拉魔盒。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