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敢造反,是因为唐玄宗时期唐军总共有8万骑兵,安禄山所辖的3镇就占了3万骑,而且还通过收降8000名同罗、奚人、契丹人,组建了一支曳落河骑兵,而曳落河是壮士的意思,可以说安禄山麾下的骑兵数量已经占了唐军的一半了。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安禄山谋反是怎样瞒过李隆基的?;《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 公元755年冬天,范阳城的积雪被二十万铁骑踏成泥浆。 安禄山挥师南下时,整个河北道的粮仓都被搬空,马匹在官道上排成不见首尾的长龙。 长安城里醉醺醺的唐玄宗接到驿报还当是胡儿又在邀功,直到叛军连破洛阳城门,老皇帝才摔碎了手中的夜光杯。 这场葬送大唐盛世的动乱早有伏笔。 九年前三具亲王尸体躺在兴庆宫的血泊里时,乱世的引线就嗤嗤冒起了青烟。 那年唐玄宗听信武惠妃谗言,把三个亲生儿子当叛贼诛杀。 行刑的禁卫军后来回忆,太子李瑛被乱箭射穿胸膛时,手里攥着的只是给父皇贺寿的礼单。 幸存的太子李亨从此活得战战兢兢,每天晨省都得让太监先试吃膳食。 他暗中结交的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是当时唯一能护住太子性命的人。 这位名将曾率领轻骑追击吐蕃千里,打得胡人传唱"王旗过处雪山崩"。 天宝五载突厥作乱,王忠嗣四镇节度使的印信同时在案,调动二十万边军如臂使指。 李亨在军中的势力让宰相李林甫夜不能寐。 这个靠"口蜜腹剑"上位的权臣,连夜给幽州写密信。 安禄山接到信时正给契丹俘虏刺面纹,看完便割了送信人的舌头。 三个月后安禄山带着奚族俘虏进京献捷,朱雀大街的百姓都看见三百斤的胡将在皇宫前跳胡旋舞。 唐玄宗乐得赏他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金印。 这等于把大唐半壁兵符塞进胡人腰囊。 安禄山转头就把节度使衙门的铜印熔了铸成三个金佛,特意让人抬到东宫门口开光。 杨国忠接任宰相后局势更糟。 这个靠堂妹杨玉环上位的国舅爷,在安禄山进贡的貂裘里藏了告密信。 天宝十四载正月初一,安禄山用刀划破貂裘抖出信纸,当着幽州将士念道:"胡儿欲反"。 七个月后叛军起兵时,打的就是"清君侧,诛国忠"的旗号。 那些跟随叛军的胡汉将士,图的不只是富贵。 有个叫孙孝哲的契丹降将,安禄山把他母亲从河北官奴营救出来,这人就立誓效死。 平卢军的老卒在风雪里戍边十年,朝廷欠的军饷够买百亩良田,安禄山却用盐引抵债。 拿盐引能在新开的"胡商店"换丝绸茶叶。 范阳城校场底下挖着九个大地窖,里头粟米堆得顶着窖口。 安禄山的心腹严庄教胡兵们唱"风雪单衣卒,长安酒肉臭",当兵的就指着攻破长安过冬。 当叛军拿下洛阳时,长安城的米价涨到三贯钱一斗。 朱雀大街的乞儿饿得嚼树皮,贵妃却在华清池用新鲜牛乳沐浴。 安西军将领封常清临时招募的六万市井儿郎,连枪杆都握不稳。 老将军高仙芝要守潼关天险,杨国忠却诬陷他克扣军粮。 两个名将被玄宗一道敕令斩于阵前,首级传到叛军大营时,安禄山正啃着烤羊腿大笑:"给皇帝省了棺材钱!" 八年战火把盛唐烧成焦土。 等郭子仪收复长安时,太极殿的铜鹤只剩半截身子,宫墙上到处是胡兵刻的蕃文。 当初逃往成都的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夜夜梦见三个血葫芦似的儿子在雾里喊冤。 最讽刺的是安禄山结局。 他那瞎眼养子安庆绪,趁着老爹生毒疮发狂,命阉人用包黄绫的铜锤生生砸死了这头"东北狼"。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