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美经贸谈完没几天,美国转头就在东南亚动刀。先是越南,在一纸关税协议上签了字:对

中美经贸谈完没几天,美国转头就在东南亚动刀。先是越南,在一纸关税协议上签了字:对“转口产品”征收40%的关税。这话说得好听,是打击非法转口;但谁都知道,背后指的是谁、砍的是谁。这刀砍下去,不是越南自己捅自己,而是替人递刀子。目标明确:中国海外工厂、中国供货链、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经济布局。 事情没完。48小时后,柬埔寨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视频会谈”,和美国达成了互惠贸易协定草案。虽然具体内容还没公开,但结果基本不用猜,又一块转口跳板准备封堵,中国的出口空间又被试图压缩一层。 这是套路,不是偶然。 特朗普回国之后,手法没怎么变,变的只是策略。他知道硬碰中国贸易是伤敌八百自损七百,于是开始侧打,卡链条、封通道,绕道遏制。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不管你是谁,只要接得住中国产品、转得动中国出口,就在美国关税清单里等着挨刀。 这轮“区域挤压”打法说白了就是两句话:封住你往外走的门,锁上你朋友家的窗。 但问题来了——特朗普在东南亚搞这一套,真有用吗?答案是,有威胁,但未必能成。 首先要看谁真的愿意替他顶包。 越南表面上答应得利落,实际心里怕得要死。一边要吃中国制造转口的红利,一边又要防着中国出手反制。现在中方“北调996”船就在越南近海不走,高强度水文探测加实弹演训,基本就是告诉你:别玩得太过分。要是非要配合美国拿中国开刀,中国不介意顺手敲打一下你的边界安全感。 至于柬埔寨,就更清楚自己处境。它没有越南的经济体量,也没菲律宾那样的战略位置。跟中国关系一向密切,现在突然靠向美国,多半是扛不住压力,但真要完全倒向,自己也知道后果是什么。 只要中方不吭声,很多事还能模糊处理;一旦中国摊牌,不管是贸易反制还是地缘施压,柬埔寨这小身板根本扛不住。 美国的算盘确实打得快,军舰也早就下水了。华盛顿号航母趴在菲律宾马尼拉,一边压阵,一边施压。给东南亚国家看,也给中国看,你要是硬怼,我这边有牌;你要是退一步,那边就签协议。 但这套剧本,在2024年后已经不太好演了。 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十年前那个“被动挨刀”的角色。对于这种“拉一派、压一方、打一线”的老套路,中国不是不知道怎么接招,而是选择了什么时候反击、怎么反击。 比如这次,外交部和商务部直接亮明立场:经贸协定不能以损害第三方为代价。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们要玩,可以,但别把中国当作垫脚石。 如果说外交层面的回应是“原则性警告”,那南海和北部湾的连续演训,就已经是“实质性动手”。 从地图上看,这两处位置,离越南的命脉很近。水文勘探、实弹射击,不是为了热身,是为了表态,如果贸易战打到家门口,中国不缺武器,也不会缺决心。 很多人总是喜欢问:中国该怎么应对美国在经贸上的围堵?其实答案一直很清楚:不让对手摸清底线,也不给盟友打自己的算盘。 一方面,必须守住外贸基本盘。“一带一路”走出去,不是为了养出一批“养敌为患”的转口国,而是为了培育战略支点。如果这些支点开始变味,那该换就换、该拔就拔。 另一方面,也得让东南亚看清楚——中国不是不能合作,但绝对不会忍让。你可以在中美之间平衡,但不能想着靠一边打另一边的算盘。一旦踩线,该敲打就敲打,不必再顾及谁是谁的“传统朋友”。 至于美国,想靠一纸协议堵住中国的出海通道,实在高估了自己。 不论是越南也好,柬埔寨也罢,转口贸易这点事并不是“非此即彼”。中国真正的底气,是自己那条完备的产业链,是不断向西布局的陆路通道,是RCEP、上合、金砖这些正在生长的新市场。 美国可以拉人围堵,但它忘了,围堵能维持多久?东南亚各国也不是傻子,看得明白谁才是“真市场”,谁只是“压价用完就扔”的临时买家。 这场博弈,不是一招见胜的快棋,而是多线拉锯的持久战。 但有一点已经越来越明确:中国不会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围剿”沉默,更不会任人摆布。在这场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中,谁试图把中国挤出去,最后就可能被自己推开的门夹手。

评论列表

贻然小得
贻然小得 2
2025-07-05 16:45
打击美债、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