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不是朋友,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 先看俄罗斯这边,真是有点被逼到墙角的意思。乌克兰战争一爆发,西方国家的封锁就跟暴风雨似的砸过来。美国带着一众盟友,对俄罗斯的经济、能源、科技各个领域都下了狠手。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原本是块香饽饽,现在却被西方各种设限,价格被搞起来,运输渠道也被卡脖子。经济上的压力肉眼可见,通胀往上窜,卢布汇率也不稳,老百姓的日子多少受了影响。 军事上,北约东扩的步子一直没停。以前俄罗斯还想着能和西方缓和关系,甚至一度想融入北约,可人家根本不带他玩。北约不断吸纳原苏联阵营的国家,波罗的海三国、东欧各国纷纷加入,现在连芬兰和瑞典都要加入北约了。这意味着俄罗斯的西部边境,北约的军事部署越来越密集,导弹基地、雷达站离俄罗斯本土越来越近。 俄罗斯感觉自己就像被人在脖子上套了个越来越紧的枷锁,呼吸都困难。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再想靠西方是没指望了,只能把目光转向东方。 再看中国,这些年也没少受美国的打压。美国把中国当成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贸易、科技、军事各个方面都搞遏制。贸易战打了一轮又一轮,关税加了又加,高科技领域更是下黑手,芯片禁令、实体清单,想尽办法卡中国的脖子。 军事上,美国在亚太地区搞各种小圈子,AUKUS、四边机制,就是想围堵中国。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美国不断挑事,派军舰飞机来晃悠,支持 “台独” 势力。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不轻松,需要找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来分担压力。 中俄走到一起,就是因为双方都面临着西方的压力,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技术和资金,来缓解西方封锁带来的经济困境。 中国的制造业发达,能给俄罗斯提供各种商品和技术支持,俄罗斯的能源和资源丰富,正好满足中国的需求。双方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你缺的我有,我缺的你给,这种务实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也需要互相支持。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单个国家很难抗衡。 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否决权,中国也是常任理事国,双方在很多国际议题上立场相近,比如反对北约东扩、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颜色革命等等。一起发声,就能形成更大的影响力,让美国不能为所欲为。 不过,卡拉切夫说的 “同路人” 也很准确。中俄并没有结成军事同盟,也没有搞意识形态的捆绑,就是基于现实利益的合作。双方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有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这种关系不是那种热血上头的 “兄弟情”,而是冷静务实的 “合伙做生意”,目标很明确,就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让自己过得更好,让对方也能受益。 所以啊,中俄站在一起,不是偶然,是现实逼出来的选择。俄罗斯被西方逼得没办法,只能向东看,中国面对美国的打压,也需要伙伴。双方在经济上互相取暖,在政治上互相支持,这种关系虽然不是盟友,但比盟友更实在。 国际舞台就是这么现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俄现在的合作,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未来,只要西方的压力还在,只要双方的利益还契合,这种同路人的关系就会继续下去。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抱团取暖总比单打独斗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