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又一个高官落马,此人比上一个更牛! 前文《有着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头衔的高官任上

又一个高官落马,此人比上一个更牛!

前文《有着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头衔的高官任上被查!》写到了一个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于施洋,绝对是一个关键岗位上的关键大人物,而且还有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的头衔。不过,和今天这位要说的落马高官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据中纪委6月30日公布的信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厅级干部彭龙落马。

别看中纪委网站说得相当简洁、精炼,事实上此人的经历却是相当的不简单。彭龙落马时只是个副厅级的干部,没有职务敢没有实权,但这却不是他最牛的级别。此人曾于2001年6月起先后出任200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校长,西南财大常务副校长。2022年5月被免职,免职后挂名教育部语用所副厅级闲职。至于免职的原因网上并无公开信息源,所以就不猜了。

按理说,2022年被免职后,没有实权的彭龙就应该过点太平日子,不过,就在上月底,他却登上了中纪委公布的名单中,看来,其能量之大,绝非一个普通的副厅级虚职干部所能拥有。和上文写到的于施洋相比,彭龙有着更为光鲜的头衔,他不仅有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的头衔,还同时拥有英国拉夫堡大学、兰卡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等诸多头衔。关于这个彭龙为什么被免职,免职后为什么又被查,无从得知,但不少网友在网上却将此人的落马与毒字典进行了关联,虽然并无相关证实,但却颇为耐人寻味。就在彭龙落马前,网络上一则关于《新华字典》第12版的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视频指出,字典中竟出现“孩子小,成了累赘”的例句,瞬间引爆舆论。家长们纷纷质疑,如此表述极易误导孩子,将孩子视为负担,实为不妥。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教育部迅速介入调查。

公然在严谨的字典中宣扬小孩子成了累赘,这种行为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错误来表述,而是带有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问题。近年来,国家调整了人口相关政策,鼓励生育已经成了当前的国家意志,然而别有用心之人却能利用字典进行反面的宣扬,其用心可谓险恶。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某媒体发过的一篇帖文。

怎么样,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什么样的群体使用字典最多?是小学生。他们一旦从小就受到这种宣传的影响,后果也将是无法估量的。利用字典进行恶毒宣扬,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看到。据网友举报,该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编纂则出自中科院语言研究所之手。面对记者询问,商务印书馆回应称,工具书理应收录各类词汇,但例句是否需修改尚在研讨之中。有网友翻查旧版发现,“弄”字曾有“戏弄女性”的用例,“倭寇”一词则遭删除,此举引发公众对例句选择背后动机的广泛质疑:有人在文化层面蓄意破坏,这背后究竟谁在操控这一切?

毒教材、毒教授、毒手表、毒试卷、毒字典......这些问题就像一颗颗深埋的雷,随时可能炸响,在网上已经被网友批过很多年,老猫也曾写过很多帖文进行批判。然而,却极少能看到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结果,甚至很多帖文都被网站平台偷偷黑掉。对于这种极为反常的情形,大量的网友呼吁重视文化安全,作为学生必备的工具书,理应选择积极向上的例句,而非以负面词汇敷衍了事。更多的网友质疑《新华字典》中“倭寇”一词的删除,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这种随意更改涉及国家历史与价值观的教材用词,谁有权力拍板决定?

老猫曾不止一次公开发文质疑当年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从教材中删除之事,质疑那些高校的毒教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反动教育与宣传,然而主管部门至今也未有任何回应。彭龙落马后,网络猜测四起,涉及内部腐败与意识形态问题。无论如何,此事凸显了文化教育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反腐力度明显提升,不少教育部门的高层也相继落马,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

教育事关中国的未来,事关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更事关国家的安全,网上就有大量网友怒批各种公知教授的反动言论,但批判声总是 被人为压到最小音量,很多高校、教育部门面对意识形态斗争时,表态是正面的,而处理结果却大多是烂尾楼,这种情况如果再不重视,内鬼之乱势必终成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