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欧洲人宁愿忍受40℃高温,也不愿花钱装空调?是买不起吗?还真是! (信源:环球网——欧洲没有空调,连狗都不在房间睡了) 当伦敦的气温计指针指向四十度,英国气象局的首席专家也只能挠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希斯罗机场四十度三的读数,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 超市冰淇淋柜早早贴上“天热断供”的纸条,沙滩上挤满了晒得通红的人,场面堪比下饺子。这股热浪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审判,在法国、西班牙、德国轮番上演,风扇卖到脱销,可正经的空调却乏人问津。 更费解的是,中国留学生在朋友圈抱怨酷热时,英国十户家庭中难有半户装空调。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全欧洲空调普及率低至百分之五,远落后于美日的八九成,甚至比印度还低一个百分点。 当中国人在空调房享受清凉时,欧洲人靠扇子扛三伏天。这片曾“气候宜人”的大陆,为何在炎热面前“固执”拒绝空调? 说到底,欧洲人不怕热的底气源于气候。西欧紧邻大西洋和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如同天然大空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热月平均气温很少超二十五度。 据巴黎老华商说,二十年前夏天睡觉还需盖薄被,高温天仅十来天。在他们观念里,夏天很短暂,空调并非必需品。 首先是钱袋子问题。德国福建商会会长周鸿图对着电器城价签直呼心疼,一台1.5匹空调售价六七百欧,安装费却达一千五百欧,比机器本身贵一倍多。 法国更夸张,给一百平米房子装空调,总花费近一万欧元,几乎是巴黎一对年轻夫妇小半年工资。而且,装得起还得用得起。 就算咬牙掏了钱,也得先过邻居这关。意大利法律规定,空调外机必须低于楼上住户的窗沿三米,冷凝水不能滴到别家院子,噪音和热风更不能扰民。 一位西班牙华商解释,即便外机挂在自家阳台,也得整栋楼的住户投票表决。欧洲人普遍不喜欢麻烦,万一空调噪音招来邻居不满,被告上法庭说侵犯人权和隐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百年老屋更难伺候。这些老屋大多不能钻孔。而且,欧洲建筑设计初衷是保暖,德国专家揭秘其墙体厚实、保温层厚,冬可锁热、夏可隔热,但在高温天却成散热阻碍。 此外,那句“我们不用空调是为地球减负”,曾是许多欧洲人的骄傲。他们普遍认为,空调会排放热空气和温室气体,破坏环境。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社会对环保议题的关注度极高。同时,他们也觉得吹空调不健康,门窗紧闭会影响室内空气流通。 既然空调此路不通,欧洲人便各显神通。地中海沿岸居民消暑方式“野性”:西班牙社区多有游泳池,七八月全民奔海滩;德国人全家泡湖;法国人在广场喷泉下打水仗。 更多本地人躲进露天咖啡馆或把外墙漆成白色反射阳光。中国留学生学《甄嬛传》用风扇吹冰块,“土法制冷”耗电量仅为空调十分之一。中国制造的风扇和空调扇也成了欧洲市场抢手货。 这些土法子在绝对高温面前力不从心。被热浪所逼,古老的欧洲大陆正寻找出路。欧盟强推新建住宅屋顶安装太阳能板,要求到2030年新建筑实现零碳排放。同时,意大利政府勒令工厂安装中央空调,还为购买节能空调的家庭发二百欧元红包,希腊则掏钱补贴民众电费。 真正的变化,正悄悄发生在砖瓦之间。威尼斯七成的酒店已经“偷偷”装上了空调,毕竟游客的钞票最终还是撬动了百年的规矩。 要不了几年,空调外机的嗡嗡声,或许就将混进塞纳河的风里,成为欧洲夏天新的背景音。不过眼下,大范围安装空调对多数欧洲家庭而言,仍是个遥远的梦想。这么一看,或许哪儿好,都不如有空调的家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