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左宗棠去世时说:“十个法国将军,对中国来说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为什么?

左宗棠去世时说:“十个法国将军,对中国来说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为什么? 左宗棠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让人深思的话:“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能坏事。”这句话听起来很重,但背后其实藏着晚清一段复杂的恩怨,也牵涉到一位叫胡雪岩的商人。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清朝重要的大臣,但两人在很多事情上想法完全不一样。左宗棠认为国家领土一点都不能丢,尤其是新疆。 当时新疆被外敌占了十几年,朝廷里很多人觉得太远、花钱太多,不如放弃。但左宗棠坚决反对,他说新疆土地肥沃,牛羊成群,绝不是没用的荒地。他主张必须打回来。 李鸿章的想法不同。他觉得外敌主要从海上来,不如把钱都花在造军舰、建海防上,新疆太远,是个“填不满的窟窿”,不如不要。朝廷钱不多,只能选一边支持。最终慈禧太后听了左宗棠的,同意他去打新疆,但军费让左宗棠自己想办法。 这时,就轮到胡雪岩出场了。胡雪岩是个商人,但和左宗棠关系很好。当年左宗棠在浙江当官,缺粮缺饷,就是胡雪岩三天内凑齐十万石粮食帮他渡过了难关。 这次打新疆,胡雪岩又站了出来。他到处借钱,甚至以自己的名义向英国银行借了一大笔钱,总共筹了1870万两银子,这才让左宗棠顺利带兵出征,最终收复了新疆。 左宗棠立了大功,升了官,但李鸿章心里不舒服。两人本来就有矛盾,早年李鸿章带兵在左宗棠管的浙江抢功劳,左宗棠就告过他“越境掠功”。 现在左宗棠功劳更大,李鸿章就想办法对付他。他知道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袋子,打垮胡雪岩就等于断了左宗棠的财路。 李鸿章安排他的心腹盛宣怀动手。当时胡雪岩做蚕丝生意,囤了一大批货想赚钱。盛宣怀联合胡雪岩的对手,突然大量抛售蚕丝,导致价格暴跌,胡雪岩一下子亏了1000多万两银子。 这还没完。胡雪岩之前帮左宗棠借的军费,是清政府按月还的。李鸿章授意上海官员故意拖欠20天。银行催款急,胡雪岩只能从自家钱庄挪钱应急。 盛宣怀又趁机散布谣言,说胡雪岩的钱庄没钱了。老百姓一听慌了,都跑去挤兑,钱庄很快就被掏空。胡雪岩只能低价变卖产业,几天时间,他的商业帝国就垮了。 李鸿章继续落井下石,向朝廷告状,说胡雪岩在借钱时虚报利息、私吞公款。朝廷信了,要抓胡雪岩。左宗棠当时自身难保,虽然尽力周旋保住了胡雪岩的命,但胡雪岩家产全无,身心俱疲。 1885年9月,左宗棠病逝前,想到好友被整垮、国家边疆危机未解(法国军舰还在沿海挑衅),而李鸿章却主张对外妥协,悲愤交加,才说出了那句“十个法国将军不如一个李鸿章坏事”。 在他看来,外敌固然可恨,但李鸿章这样内部使坏、放弃国土、打压忠臣,对国家伤害更大。 左宗棠死后两个月,胡雪岩也含恨而终。死前他告诫子孙:“千万别靠近白虎!”白虎指的就是官场(白虎堂)和白花花的银子。 他这一生,成也因帮了官,败也因卷入了官场斗争。左宗棠骂李鸿章,骂的不是私仇,是两人对国家道路的根本分歧:一个要寸土必争,一个想弃地求和;一个重实边,一个重海防。 李鸿章后来给左宗棠送了挽联,说“惟先生知我”,这其中的恩怨,早已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晚清困局下两种无奈选择的剧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