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部长亲口证实,中国歼 - 10CE 战斗机已经有两架正式交付该国,稳稳降落在塔什干空军基地!作为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一口气订购了 24 架歼 - 10CE,这可是中国四代半战机继巴基斯坦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更值得关注的是,乌方已经派遣数十名飞行员到中国接受专项培训,这意味着中国军工的 “全链条输出“ 模式正在中亚落地生根!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心脏,人口超过3500万,是地区当之无愧的大国。它的空军却一直是个“老大难”。主力战机是苏联留下的米格-29和苏-27,服役超过30年,早就锈迹斑斑。俄乌冲突一打响,俄罗斯忙着自家的事,备件供应直接断了线,乌兹别克斯坦的18架米格-29干脆停飞,成了废铁堆。空防漏洞这么大,换谁都得急着升级装备。 这时候,中国歼-10CE站了出来。首批两架已经交付,稳稳停在塔什干空军基地,剩下的22架也在路上。这可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中国军工在中亚的一次“大手笔”。 歼-10CE是中国的四代半战机,技术上一点不含糊。有源相控阵雷达能锁定200公里外的目标,超视距空空导弹更是让对手头疼。跟乌兹别克斯坦那些老掉牙的米格-29比,性能直接甩几条街。而且,单价才6000万美元,性价比高得离谱。法国“阵风”战机虽然也厉害,但动辄上亿的价格,乌兹别克斯坦根本玩不起。 更绝的是,中国不光卖飞机,还打包送服务。飞行员培训、维护中心建设,甚至可以用棉花和天然气抵货款。这对经济不算宽裕的乌兹别克斯坦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首批几十名飞行员已经送到中国培训,回来就能直接上手开飞机,省心又省力。 这次合作可不只是卖几架飞机那么简单。中国推的是“全链条输出”模式,从硬件到软件全覆盖。啥叫全链条?就是不仅给你飞机,还教你怎么飞、怎么修,甚至帮你建好维护基地。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乌兹别克斯坦不用担心买了飞机不会用,也不用怕修不起,等于拿了个“拎包入住”的空军升级套餐。 这种模式在巴基斯坦已经试过水,效果杠杠的。巴基斯坦的歼-10CE都上过实战,表现没得挑。现在轮到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军工算是把这套路子玩熟了。 乌兹别克斯坦以前一直是俄罗斯的“铁杆兄弟”,空军装备全是俄式血统。但这几年,地缘政治变幻莫测,俄罗斯忙着应付西方制裁和战争,顾不上中亚老伙计了。乌兹别克斯坦一看,靠山不太靠谱,得找新路子。 中国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歼-10CE的订单,不光是军事合作,更是大国博弈的一步棋。中亚是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哪个国家能在这儿站稳脚跟,影响力就能辐射出去。乌兹别克斯坦选中国,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在多元化战略上迈出一步。 乌兹别克斯坦的24架歼-10CE到位后,空军实力在中亚能排第一。过去,哈萨克斯坦的苏-30SM有点“独领风骚”的意思,但现在乌兹别克斯坦要后来居上了。其他中亚国家一看,可能会动心思:中国装备这么靠谱,要不要也试试? 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本来就靠经济拉动,现在加上军事合作,地位更稳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些国家,未来没准也会找中国买装备。中亚的天空,说不定真要换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俄罗斯肯定不乐意看着中国抢自己的地盘,虽然现在顾不上,但以后缓过劲来可能会使绊子。乌兹别克斯坦内部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也不算太稳定,万一出点乱子,合作可能会受影响。 还有,美国和欧洲也不会坐视不管。中亚这块战略要地,谁都想插一脚。中国军工要想站稳,还得面对不少竞争压力。不过,从目前看,中国靠着高性价比和灵活合作,已经抢了个先手。 乌兹别克斯坦的订单,算是给中国军工打了个广告。过去,大家觉得中国装备便宜但不高级,现在歼-10CE用事实说话:便宜也能有好货。巴基斯坦实战检验过,乌兹别克斯坦又来捧场,中国战机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越来越硬。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光卖产品,还卖服务。这种“一条龙”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有吸引力。你看,印度买俄罗斯的苏-30,花了大价钱还修不好;乌兹别克斯坦选中国,省钱又省心。谁更划算,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