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五十年代中期,破案电影或者反特电影,出品比较多,这和当时的肃反有关。影响大的有《

五十年代中期,破案电影或者反特电影,出品比较多,这和当时的肃反有关。影响大的有《神秘的旅伴》、《国庆十点钟》、《徐秋影案件》。影响小的,比如严寄洲导演的《脚印》,白穆主演的《谁是凶手》,再举一个例子,我下面重点提到的《皮包》(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五年级小学生刘世海喜欢踢足球,他们马上要跟六年级比赛了。刘世海拿着足球回家,看见爸爸刘总工程师(车轩饰)正在忙着收拾一份绝密文件,当天晚上就要把这份文件送到北京。正在这时,传达室来人找刘总,说所里打电话,刘总把文件放在皮包里,就去接电话。刘世海一个人在家。 刘世海看见窗外有个小足球在滚,他就出门找小皮球,也没关门,就在他玩小皮球的当口,爸爸的皮包被人偷了。因为牵扯到绝密,公安局都派人来调查了。刘世海有些自责,觉得是他把爸爸的皮包弄丢了,就和另外两个小朋友去找。到底是小孩子,他们又想踢球,又想找皮包,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后来,他们根据皮包上的线索,锁定了一个嫌疑犯王办事员(潘德民饰),于是报告给公安局。公安局借口孩子们小,没有直接采纳,其实他们也暗中盯住了王办事员。最后双方努力努力,以小朋友为主,将偷皮包的特务王办事员抓了起来。 这部破案影片时长40分钟,属于短片,和《脚印》、《谁是凶手》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也不精彩,60岁以下的根本没什么印象。还有,偷皮包上升到了特务行为,但这个特务是哪方的?是台湾的特务还是美帝的特务,故事都没有交代。 所以,当年拍这部电影,就有点像反特连环画,看小说看连环画和看电影,就算受了一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