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同样是侵略,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非常招人恨!对英国,虽然也有不少人恨,但比起

同样是侵略,德国、日本、比利时等国,非常招人恨!对英国,虽然也有不少人恨,但比起德日,状况却相对好一些,为什么? 同样是侵略者,为什么英国比德国、日本、比利时这些国家少挨骂?是英国人真的手下留情,还是他们藏得更深?德国屠杀、日本掠夺、比利时砍手,血淋淋的暴行让人恨得牙痒痒,而英国呢,似乎总能披上一层“文明”的外衣。 英国搞殖民,不是没干过脏事,但他们玩得比别人聪明。17世纪在北美,英国人赶走印第安人,占了地,但美国独立战争让他们吃了大亏。从那以后,他们学乖了,不再一味靠枪炮说话。到了19世纪,英国在印度用的是“代理统治”,扶持当地贵族,让他们替自己管事,自己躲在后面数钱。修铁路、建港口,给点小恩小惠,表面上像是帮你发展,实际上财富全流到伦敦去了。这种“软刀子”比直接抢夺低调多了。 反过来,德国在非洲殖民地直接动手,纳米比亚的赫雷罗族被杀得只剩零头。日本在亚洲,侵略朝鲜和中国时,烧杀抢掠毫不掩饰,比起英国的“温水煮青蛙”,简直是明火执仗。比利时在刚果更狠,利奥波德二世为了橡胶,把当地人当奴隶使,完不成任务就砍手,死了上千万人。这种赤裸裸的暴行,想不招恨都难。 英国不是不残忍,而是懂得包装。香港被占后,他们搞贸易、建学校,表面上和气生财,但税收和利润照样不放手。德国、日本、比利时这些国家,手段太直接,仇恨自然就堆起来了。 路易斯·蒙巴顿是英国殖民后期的大人物。1947年,他当上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负责印巴分治。这位二战英雄带着贵族气场,看似要把印度“和平”交给当地人。可分治方案一出,印度乱成一锅粥,几十万人死了,几百万人流了家。他在英国被夸果断,但在印度,有人感激他结束了殖民,有人骂他留下了烂摊子。蒙巴顿这人,就像英国殖民的写照:表面光鲜,实际里外不是人。 二战后,民族解放风起云涌,英国殖民帝国撑不住了。印度独立后加入英联邦,留下的铁路、议会大楼还在用,关系没彻底撕破。德国的殖民地被瓜分,日本占领区独立后,恨意一点没减,朝鲜人至今提日本还咬牙切齿。比利时在刚果的恶行,留下的国家乱到今天。 英国为啥没那么招恨?它会用基础设施换顺从,用教育掩盖掠夺,比起其他国家的屠刀,显得没那么血腥。但本质上,剥削还是剥削,只不过英国更会玩心理战,给你点甜头,让你不好意思骂得太狠。 英国的“温和”形象,部分也靠运气。二战时,他们站在战胜国一边,德国、日本成了战败的恶棍,名声更臭。比利时虽是小国,但在刚果的暴行太骇人听闻,藏都藏不住。英国呢,殖民历史虽长,但分散在全球,没哪一块集中爆发仇恨,加上他们擅长宣传,把自己包装成“文明使者”,多少冲淡了负面印象。 但别忘了,印度人照样恨过英国,爱尔兰人对英国的怨气也没消。英国没被恨到极致,不是因为他们多仁慈,而是手法更隐蔽,伪装更到位。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40
用户18xxx40 2
2025-07-04 17:58
你问一下印度,多少年的血和泪?多少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