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译出越南的电报,但是电报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只见电报上写着:“日前,我军派出的30名侦察兵无一幸免,疑似被同一个人击毙了!” 越军指挥部里,一名参谋军官颤抖着双手将最新战报递给上级,当将军看清纸上内容时,指挥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短短28天内,30名最精锐的特工队员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相继倒下,而夺走他们生命的,很可能只是一个人。 39号高地,这个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坐标点,此刻已成为越军侦察兵的死亡禁区。每当夜幕降临,潜伏在密林深处的中国狙击手就会睁开他鹰隼般的眼睛。向小平,这个来自四川农村的年轻战士,正用他改装过的79式狙击步枪书写着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17个。”向小平在战地日记上划下新的记号,潮湿的军装紧贴着他精瘦的身躯,汗水顺着枪托滴落在焦黑的土地上。三天前,他刚在这个位置击毙了一名越军上尉,子弹从目标的左眼穿入,在后脑炸开碗口大的血洞。现在,他正等待着下一个猎物。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死神”,曾经是个连步枪都端不稳的新兵。1984年入伍时,向小平的射击成绩在连队只能算中等。但在他枕头下,永远压着一本翻烂的《狙击手手册》,扉页上写着偶像魏来国的名言:“真正的狙击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在零下20度的寒夜里,向小平赤膊趴在雪地中练习瞄准;在40度高温的午后,他在枪管上挂满水壶进行据枪训练。战友们记得,有次实弹射击后,他的右肩被枪托后坐力撞得血肉模糊,却依然坚持打完了当天最后一组子弹。 向小平的狙击战术充满了个人特色,他会在阵地上故意留下几个射击死角,引诱敌人进入真正的死亡陷阱;他改造的79式狙击步枪,精度比标准型号提高了近40%;更令人胆寒的是,他有时会故意击伤而非击毙目标,让惨叫声在丛林中回荡,彻底摧毁敌军的士气。 “第28个目标出现。”800米外,一个越军侦察兵正小心翼翼地拨开灌木。向小平调整呼吸,食指轻轻扣动扳机。随着一声闷响,目标的钢盔突然炸开,身体像破麻袋一样栽倒在腐叶堆里。 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越军内部开始流传关于“中国死神”的恐怖传说。有人说,子弹袭来时连枪声都没听见;更有传言说这个狙击手能在夜间精准命中300米外的火柴头。恐慌情绪在越军部队中疯狂蔓延,以至于后来都需要指挥官亲自督战,士兵才敢接近39号高地区域。 而不到一个月内,31发子弹,30名越军侦察兵毙命,1人重伤逃回,让越军高层震怒,甚至派人围剿,但向小平却每次都能在包围圈合拢前消失。 无奈之下,越军指挥部这才发出了那封著名的求救电报,请求增派狙击手对抗“中国死神”。可即便越军调来王牌狙击手,也未能改变战局。向小平利用地形优势,多次反杀对手,最终让越军彻底放弃对39号高地的渗透。 战争结束后,当被问及那段经历时,向小平只是说:“我只是尽了一个军人的本分。”而这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狙击手,退役后却选择低调加入海关缉私队伍,继续默默守护国家。 信息来源: 含山检察——这个解放军狙击手用31颗子弹消灭30人 文|一阳 编辑|萱萱老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