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亚洲各国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新加坡国际关系专家马凯硕一针见血直言:亚洲各国都犯了一

亚洲各国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新加坡国际关系专家马凯硕一针见血直言:亚洲各国都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没有团结起来支持东方龙,各自趴在自家算盘上算小账,生生错过了改写命运的黄金机遇。   亚洲早就有一些区域组织和合作平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成员国之间的领导人见面的次数不少,开会商量方案的动作看上去也很积极,但是跟理想状态比起来,实际能统一步调、干成大事的例子真不多。   区域内的发展差距、历史旧账、文化和制度的不同,成了摆在面前的几块大石头,合作口号喊得再响,最后还是各有各的“小算盘”,每次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还都是习惯性地考虑自己的实际利益。   这种状况在东盟表现得尤其明显,组织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很大,有的国家经济已经相当成熟,有的却还在起步阶段,社会气氛、政治制度这些方面也都千差万别,等议题变得敏感。   牵涉安全或者领土主权时这些差异突然就成了很难解决的障碍,表面上大家团结一致私底下其实都各自有各自最关注的优先级,因此真正能够合作的空间就被不断压缩。   像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这几个经济体即使平时生意来往密切,一旦碰到历史遗留问题或者领土争端,局势就一天能变几次脸合作很快就卡壳,最后会议材料倒是准备了不少,落地的实际成效却很有限。   南亚那边也没好到哪去,印度及其邻国在地缘安全、经济政策等方面一直缺少互信,合作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中亚的几国或东南亚其他成员之间也是差不多的逻辑——签约仪式新闻热闹,但实际遇到具体利益问题就各奔东西,区域格局始终碎片化。   这种“各自为政”反倒方便了外部势力的介入,一旦亚洲内部出现矛盾分歧,外围大国很容易趁虚而入,让原本有潜力的区域合作被人为搅乱、打散,外部因素的干预,使原本艰难的团结之路变得更加坎坷。   亚洲本该在很多全球议题上握有更大主动权,可现实中往往被外来力量边缘化,一些重要规则制定、技术进步的领头机会也都失之交臂。   根源还是信任的问题,大部分亚洲国家在关键决策时更倾向于保住眼前的短期利益,不愿意为集体、长远的整体利益让出句柄,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科技创新这样的全球新挑战面前。   区域本是可以抱团做出大作为的,但大家都想“自己来”,到头来谁都吃不成“蛋糕的大块”,反而让本应属于亚洲的资源和红利分流到其他地方,合作步伐也越来越难以统一。   真正的机会属于能够实现共识、逐步磨合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那一批亚洲国家,只有大家敢于敞开心扉,愿意为了长远搭建新的合作模式,才能把握住下一个全球格局再调整的关键节点,不至于让更多机会白白流走。  

评论列表

W0元素
W0元素 1
2025-07-04 16:22
所以中国不结盟的政策是对的,没一个靠得住的,只能靠中国人民的在拳头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