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今日印度》发布了一则颇具火药味的消息:印度国防部准备启动一次“史上最严军购审查”,目标只有一个——彻底拔除中国制造。哪怕只是一颗螺丝钉,也不许出现在印度军用装备上。 听起来很热血,操作起来就有点像脱裤子放炮。全世界都在算着怎么整合供应链,印度却想着从自己军队的螺丝开始“净化”,把这股“绝中风”贯彻到底。讲真,这不是安全战略,是情绪泄洪。 他们说这是一项应对“潜在安全风险”的计划,要重新排查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这些“高敏感领域”,查一查有没有“中国货”混进去。但现实是:真正的敏感设备,中国根本不卖你。你现在兴师动众排查的,大多是一些模块、芯片、电容、电路板,甚至可能是通过第三国绕道进来的。这叫反制?这叫自检过敏。 情绪的源头不难找。2020年加勒万河谷那一夜,印军越线挑衅,被解放军硬生生打了回去,那次冲突对印度政界和军方的心理打击,大概比他们愿意承认的严重得多。死伤数字都没捂住,脸更没捂住。从那之后,印方就一直试图在各种小事上找回“自尊”。 这次盯上中国零部件,说白了,是拿小事做态度。 但拿态度当战略,结局多半不好看。 你要真想彻底“断中”,那先看看你靠着中国撑着的那堆命门。稀土提纯技术?中国全球第一,印度手里有矿却做不了精炼,库存撑不过三个月;芯片?别说军用级,就连“光辉”战斗机和“布拉莫斯”导弹的雷达与导控模块,也得靠中国造;系统集成呢?法国的阵风、俄制S-400、自研的光辉,全都不是一个语言,还得靠中国的转换模块去做协议对接。 所以,喊“去中”可以。但你得先掂量一下,哪块肉你舍得割。 别急着喊“去中国化”,美国自己现在都还卡在加载页面。芯片禁令喊了三年,白宫一边挥着大棒,一边还得默许企业“曲线供货”。嘴上封杀,底下批条放水,这套操作熟得不能再熟,毕竟真要掐断,对谁都疼。 现在印度也要上桌学?好笑了。你芯片还没自研,稀土炼不动,火控系统靠拼凑,偏要硬拔中国这根主电缆。说是去依赖,听着像自残。 更何况这不是第一次发神经。从封杀TikTok到阻中国资本,再到现在连“螺丝钉”都要翻出籍贯,一波接一波的“断供式洁癖”,实质上是技术做不成,舆论上先找补。搞成现在这样,不像主权独立,更像人格分裂。 说到底,不喜欢中国可以,幻想世界可以没有中国制造——不行。强者是能选、能控、能谈条件。 不是谁都敢砍,而是有底气砍。像印度这样刀没磨,先把自己手指剁了的,别说脱钩,连转身都难。 所以别再装“主动去中”了,那不是独立,是掩饰。其实你不是怕依赖中国,你是怕别人看出你离不开。 说白了,这不是产业脱钩,是工业自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