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又是西工大,国家发射火箭离不了 在航天领域,有这样一所高校,频频出现在国家重大发

又是西工大,国家发射火箭离不了 在航天领域,有这样一所高校,频频出现在国家重大发射任务的幕后,它就是西北工业大学。这不,北京时间2025年7月3日17点3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1卫星发射升空,而西工大再次成为助力此次任务圆满成功的关键力量。 试验二十八号B星01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西工大承担了卫星核心载荷之一——星上实时处理系统的研制工作。西工大张艳宁教授作为试验二十八号B星星上实时处理系统的总师,带领研制团队历经多年攻关,在空间环境探测处理的理论方法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工程研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和成果。他们按计划、保质量地完成了研制任务,为卫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并不是西工大第一次在航天发射任务中崭露头角。多年来,西工大深度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各类卫星发射等重大项目。在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中,西工大的科研团队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学院唐硕教授带领空天飞行技术团队与一院一部合作开发了运载火箭故障模拟系统,在保障航天员安全方面意义重大,该系统经李新国教授团队多次改进,成功应用于神舟十九发射演练任务 ,并且未来闫晓东教授带领的团队还将针对探月三期、载人登月任务等开展相关智慧火箭技术研究。 机电学院张卫红院士团队及其带领的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运用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响应能量保形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火箭与飞船关键传力结构创新设计,有效提高了系统动力学性能并显著减轻重量。刘维伟研究员及所在的航空宇航制造精密加工技术团队,与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应用检测 - 造型 - 切削一体化自适应加工技术,攻克了多种复杂零部件的精密加工难题,为火箭和飞船的制造解决了关键工艺问题。 在空间站建设中,西工大师生和校友同样贡献突出。航天学院刘磊教授课题组承担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时间频率系统超静主动隔振单元的研制工作,岳晓奎教授带领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时间频率系统超稳光学参考腔的多自由度容错主动隔振问题;材料学院林鑫教授团队开展高性能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基础研究,为空天装备关键系统、结构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自动化学院窦满峰教授团队研制的稀土永磁驱动电机,完成了实验舱太阳翼在轨抬升和侧展的关键动作。 西工大不仅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成果丰硕,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也成绩斐然。其空天组合动力团队研制的“飞天一号”“飞天二号”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7月4日,“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煤油燃料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多模态平稳过渡;2025年6月23日,“飞天二号”在西北某地成功完成试飞试验,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煤油/过氧化氢推进剂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变结构进气、变推力加速、变攻角自主飞行等关键工况下的科学数据,标志着我国新型空天动力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从早期参与探空火箭研制,到如今全方位助力各类航天发射任务,西工大在航天领域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西工大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是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未来,相信西工大还会继续在航天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期待西工大在航天路上的更多辉煌成就!#西工大# #航天# #西工业大学# #航空航天高校# #西安航天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