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自己就先招了,为了试探他,

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自己就先招了,为了试探他,敌人放他出狱,没想到他却说:“千万不要放我出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重庆反省院的牢门即将为一名“犯人”打开,可他却死死抓住门栏,声嘶力竭地哀求:“千万不要放我出去!” 这句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哀求,来自时任中共川东特委军委书记的“罗南辉”,看守们面面相对,觉得这个人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无赖,在牢里至少有口安稳饭吃。 但他们不知道,这恰恰是罗南辉精心导演的一出戏,一场在生死边缘为组织安全上演的心理战。 1908年,罗南辉出生在成都西郊的一户贫苦农家,饥饿是童年中最深刻的记忆,上学更是一种奢望,他只能趴在私塾的窗外,偷偷记下几个字,但贫穷没有磨灭他的心气,反而让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 直到十八岁那年,他投身川军,只为吃上一口饱饭,谁知这一步,却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罗南辉身材瘦弱,刚开始毫不起眼,但共产主义思想如同一束光,照进了他灰暗的生活,那些关于平等与尊严的理念,让他找到了远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的目标。 于是,他秘密入党,白天是操练的士兵,夜晚则在昏黄的油灯下,与同志们秘密开展兵运工作,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子弟,就这样悄然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到了1929年,年仅21岁的罗南辉在遂宁射洪嘴起义中已是营长,之后又参与汉州起义,因作战果敢,很快被调往川东,出任特委军委书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也正是在此时,命运给了他一次最严峻的考验。 1930年底,他奉命前往万县执行任务,不幸在途中落入圈套,他认为可能是出现了叛徒出卖了情报,敌人早已布下罗网。 被捕后,罗南辉被押往重庆反省院,他心里清楚,敌人虽然抓到了人,但对自己军委书记的真实身份并不确定,否则等待他的就不是审讯,而是酷刑了。 既然敌人情报不全,罗南辉迅速作出决断,决定将计就计,索性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胆小怕事、毫无骨气的小角色。 他承认自己是红军,但只是一名负责跑腿送信的小兵,交代的内容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行程细节,既满足了敌人的审讯,又完美隐藏了核心机密。 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审讯时问一句答一句,把一个懦弱胆小无能演得非常真实。 几次审讯下来,敌人彻底失去了兴趣,觉得在他身上浪费时间纯属多余,便决定将他释放,可谁也没想到,当释放的命令下达时,罗南辉却上演了开头那一幕。 他哭诉着外面兵荒马乱找不到活干,还不如在牢里有口粥喝,同时也彻底打消了看守员他们最后的怀疑,他们认为罗南辉是个没出息的流民,绝不可能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 就这样,罗南辉在敌人鄙夷的目光中,晃晃悠悠地走出了牢门,他没有马上远去,而是在监狱外徘徊许久,反复确认没人跟踪后,才消失在重庆的街巷里。 他用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智慧,不仅保全了自己,更守护了整个川东地下组织的安全。 重返组织后,罗南辉的这段传奇经历让他赢得了上级的高度信任,他深知,个人的牺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一个环节的失误,导致整个组织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从此之后,他继续投身于更危险的除奸和兵运工作,在成都策反川军,壮大红军力量。 直到1933年,他先后被任命为红五军、红三十三军的副军长,成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指挥员,1935年,罗南辉跟随部队踏上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他始终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自己的脚常年泡在冰冷的泥水里,生满冻疮,也从没有说过一个苦字,在最艰难的时刻,他带队深入藏区筹集粮草,用真诚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为部队续上了生命线。 然而,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却没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在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进行华家岭阻击战,罗南辉的部队负责殿后,面对敌机疯狂的轰炸和密集的炮火,他始终镇定地指挥在一线。 就在他组织部队转移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身体,倒在血泊中的罗南辉,临终前仍紧紧抓着身下的土地,用尽最后的力气叮嘱道:“阵地不能丢……” 这一年,他仅仅28岁。 现如今,罗南辉将军与八百多名红军战士一同长眠在甘肃会宁的大墩梁上,那句“千万不要放我出去”,早已不是一句示弱的哀求,而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有时并非表现为宁死不屈的刚烈,而是为了更重要的目标,甘愿承受屈辱、主动示弱的隐忍与谋略。 【信源】新华社——喋血长征的青年将军——罗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