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华为与上海瑞金医院联手造“超级华佗”,103万张病理切片半年读完 7月1日,华为

华为与上海瑞金医院联手造“超级华佗”,103万张病理切片半年读完 7月1日,华为与上海瑞金医院宣布,他们联手打造的首个病理大模型RuiPath即将开源。 华为与上海瑞金医院的合作始于2022年。 当时,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带领各业务线的骨干与瑞金医院的专家就病理科电子数据的保存、识别、压缩、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酝酿模型原型。 2023年,双方联合业界发布《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统一了数字病理格式,实现了病理切片数据的标准化落地。 2024年开始,华为天才少年团队入驻瑞金医院,进行数据工程、模型工程、应用工程的联合研发。 天才少年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在上海业界引起第一次轰动。 华为入局瑞金,其野心是基于高质量数据,通过“医生+AI工程师”进行模型蒸馏、知识蒸馏、模型精调,改变了传统单癌种小模型开发模式,实现了大模型从泛癌种精准识别、辅助诊断任务到上层应用的端到端落地。 与科技公司大模型受挫后,转向医疗数据“雷声大雨点小”不同,华为与瑞金的合作实质性地向着基于数据基础的蒸馏算法迈出了一步。 今年2月,RuiPath模型正式发布,再度引发行业的轩然大波—— 病理切片诊读领域,今后将不再需要医生。 RuiPath能飞速识别病理切片中的病灶区,医生不再需要用显微镜找细胞找到眼睛都看花了,而是在数据模型的互动协助下几秒钟就能完成诊断,效率直线起飞。 过去查一张胆囊癌的切片,此前医生会跟你说,要等半个小时;而现在,喝口水的功夫就出答案了,准确率还超过真人医生。 RuiPath覆盖了中国当前90%发病人数以及罹患的19个癌症,在准确度上更是在14个下游测试任务中拿到了七个SOTA(The State of the Art,人工智能术语“赛道最佳水平”)。 这一水准在全球能达成的医疗模型中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堪称中国医学科技界的骄傲。 这里要破除一个“科学迷信”,蒸馏算法不等同于简单套壳。 RuiPath模型是瑞金医院在华为的帮助下,依赖数十年诊疗经验、数十万名病患记录,加上积累的103万张病理切片训练得来的。 103万张病理切片是什么概念? 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俊称,按一名熟练医生平均每天读片200张来算,103万张至少要不吃不喝干十四年才能完成。 而瑞金医院和华为仅用了16张算力卡半年时间就完成了。 这次的模型开源也是上海医学界和科技产业亲密合作的奠基。 除了模型自身的开源外,关键还有相应的评测数据及华为AI测试工具链一同开放。 “造”、“测”、“用”全方位工具被打包在一起交给业界,不难看出这事的背后,其实是瑞金和华为面向中国医疗体系水平提升的一次超级反哺。 有了我们自己的RuiPath,各个医院在使用AI时,就不再需要再去花功夫去做最麻烦的数据工程模型调测的环节,比如数据的清洗、标准模型的对接、应用的编排等。 算力资源不充足的基层医院也不用走弯路,直接驶上了人工智能的快车道,行业诊断质量平均线被拽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是癌症大国,2021年数据统计,全球超过30%的病例集中在我国。RuiPath诞生在中国,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RuiPath接下去推广的问题依然在运营层面。病人的病理法理上属于病人自己,但在应用领域归属于就诊医院。 RuiPath要想进一步成长,势必需要超过千万级别的真实病例。瑞金的数据基础只是模型的第一步,RuiPath和华为都需要其他大型医院的内部数据。 换而言之,上海瑞金这个奶妈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是整个行业能否达成战略共识,放下成见,越过数据边界,共同喂养中国医学界的“超级华佗”,最终将其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