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红雷为了出演《永不瞑目》中建军这一角色,跑到剧组等了赵宝刚7个小时,没想到赵宝刚一来,瞥了他一眼,说了一句话,让孙红雷特别难过!
孙红雷出生在哈尔滨,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知识分子。小时候,他压根没想过当演员,反而迷上了跳舞,尤其是霹雳舞。那会儿他在街头跳舞特别出名,甚至拿过全国比赛的奖,人称“霹雳舞王子”。但跳舞终究不是正经出路,20多岁时,他开始迷茫。直到1995年,朋友牛振华一句话点醒了他:“你这身板,干嘛不去演戏?”他一咬牙,带着8000块钱跑到北京,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结果表演班招生已经结束了,他硬是凭着毅力减了36斤,挤进音乐剧班,成了700多人里唯一被录取的。
1997年从中戏毕业后,孙红雷进了国家话剧院,演了不少话剧,攒了点经验。1999年,他终于等来电影机会,在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里演男二号。张艺谋对他挺看好,说他是片里唯一的专业演员。可惜电影上映后反响平平,他没红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他没死心,继续到处找戏拍。
《永不瞑目》是2000年的一部大热剧,孙红雷听说剧组要找人演个小配角建军,觉得这是个机会。虽然只是个打手角色,戏份不多,但他特别上心。那时候他还没什么名气,只能自己跑去剧组争取。他早早到了片场,等了整整七个小时,满脑子都是怎么演好这个角色。赵宝刚终于来了,他赶紧迎上去,结果赵宝刚只看了他一眼,就冷冷地说了句特别伤人的话。孙红雷后来说,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像被当众扇了一耳光,心都凉了。
但他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他硬着头皮跟赵宝刚争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自己一定能演好。赵宝刚估计是被他的倔劲打动了,勉强让他试了妆。孙红雷使出浑身解数,化妆后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凶一点。赵宝刚看了后点了头,同意让他演。可拍戏时麻烦又来了,第一天赵宝刚就对他不满意,当着一堆人的面发脾气,甚至说要换人。孙红雷当时特别崩溃,觉得自己可能真要被踢出剧组了。
他一个人跑去路边摊喝酒,心里乱成一团,甚至找朋友帮忙说情,但朋友也无能为力。第二天他灰头土脸地回去收拾东西,赵宝刚却突然问他干嘛不演了。原来赵宝刚只是觉得他演得太用力,不是真要换人。孙红雷调整了表演方式,总算保住了角色。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他在剧里的表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永不瞑目》播出后,陆毅成了大明星,孙红雷演的建军虽然不是主角,却也给观众留下了印象。他的硬汉气质开始显露出来。2001年,他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演了个复杂角色阿莱,演技更进一步,慢慢有了点名气。真正让他火起来的,是2003年的《征服》。他在里面演黑帮老大刘华强,那股狠劲和气场一下抓住观众的心,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之后孙红雷的事业就开了挂。2008年,他在电影《梅兰芳》里演邱如白,表演细腻又沉稳,得了不少好评。2009年的《潜伏》更是巅峰之作,他演的余则成冷静又深情,横扫了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鹰奖,成了中国电视剧界的大满贯第一人。后来他还上了《极限挑战》,幽默接地气的一面圈了不少年轻粉。
回过头看,那次《永不瞑目》的挫折对他来说是个转折点。赵宝刚那句话虽然刺耳,却没把他打倒,反而让他更清楚自己的方向。他后来回忆说,当时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可也正是那份不甘心,逼着他咬牙往前走。2005年,他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被评委会主席叫“中国电影第一坏小子”,站在红毯上,他笑得挺淡定。这一路,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坚持。
娱乐圈从来不缺这样的故事。多少人挤破头想出名,可真正能熬出来的没几个。孙红雷不是天生就顺风顺水,他也吃过闭门羹,被人瞧不起过。但他跟很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没把那些冷眼当回事,而是拿来当动力。现在回想,他那七个小时的等待和赵宝刚那句话,反倒成了他成功路上的一块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