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曾经一部《征服》电视剧让孙红雷大红大紫,但是数年之后都未曾听他提起过,甚至很多时

曾经一部《征服》电视剧让孙红雷大红大紫,但是数年之后都未曾听他提起过,甚至很多时候,有人给他做专访,他都会严肃又认真的跟对方说:“聊什么都可以,但是一定不能聊《征服》,提都不要提。

孙红雷这人,演艺圈里算得上是大器晚成。1970年,他出生在哈尔滨,小时候压根没想过当演员,反倒是跳霹雳舞跳出了名堂,还拿过全国比赛的奖。结果这行当干不长,他一咬牙,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1997年毕业后,他进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演了不少话剧,攒下了扎实的表演功底。1999年,他被张艺谋看中,参演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算是正式踏进影视圈。2000年,他又凭话剧《三毛钱歌剧》拿了第1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技开始被圈里人认可。同年,他在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里演了个杜莱青,观众缘一下子就起来了。这几年的积累,给他后来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说起《征服》,得从2003年讲起。这部剧在天津电视台首播,导演是高群书,故事改编自石家庄“黑老大”张宝林的真实案件。高群书之前拍过《命案十三宗》,有点名气,想再拍部新剧,结果剧本被嫌太简单,投资人还撤了资。他不服气,自己掏了420万硬干。选角的时候更是一波三折,江珊和石兆琪都定下了,可刘华强这角色咋也找不到人。石兆琪推荐了孙红雷,说他“眼神够狠,脸也硬朗”。高群书一看孙红雷在《义无反顾》里的反派客串,觉得这人行,片酬还便宜,每集才1000块,正好省钱。

孙红雷接了这活儿,演得那叫一个拼。比如逼封彪下跪那场戏,还有街头劈瓜问“保熟吗”,把刘华强的狠劲儿和那股子黑色幽默演活了。剧一播出,收视率蹭蹭往上涨,VCD卖到断货,孙红雷的身价也从每集1000块飙到8万。那会儿,黑帮题材的剧还挺新鲜,观众看得过瘾,孙红雷的反派形象一下就火了。不过高群书没啥信心,播完后450万就把剧卖了,自己才赚30万,买家倒是赚翻了。

《征服》之后,孙红雷的事业算是彻底起飞了,但他没一直吃反派这碗饭,而是慢慢转型。2008年,他在谍战剧《潜伏》里演余则成,那身灰长衫、那沉稳的眼神,把个复杂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这部剧让他拿下第27届飞天奖、第15届白玉兰奖和金鹰奖,成了第一个靠一部剧扫三大奖的男演员。后来,他又演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杨立青、《一代枭雄》里的何辅堂,2013年还凭《全民目击》拿了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到了《极限挑战》,他靠幽默圈粉,被叫“颜王”,彻底摆脱了早年的狠角色影子。

孙红雷为啥不愿提《征服》?他在采访里说过好几次,甚至严肃到有点吓人,要求记者别提。这里面,估计有几层原因。先说第一点,他转型以后,不想老被刘华强这反派框住。毕竟一个演员,谁不想让观众看到自己的多样性?刘华强火是火,可老提这角色,容易让人觉得他只会演坏人,限制了戏路。第二点,《征服》里那些暴力内容,跟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太搭。现在国家扫黑除恶,讲法治、讲正能量,孙红雷作为公众人物,可能不想跟这种老剧沾边,怕引起啥不必要的争议。第三点,他现在的地位不一样了,早年的成名作对他来说,可能就像学生时代的糗事,不值一提。

《征服》当年能火,不是没道理。那会儿是2003年,社会环境跟现在差远了,黑帮题材还挺稀罕,观众好奇心重,加上剧里那种真实感和紧张感,特别抓人眼球。孙红雷演的刘华强,虽然是个坏人,但那股狠劲儿和魅力,让人恨不下来。这剧不光捧红了孙红雷,也让高群书在圈里站稳了脚。不过放到现在,这类题材估计过不了审,时代变了,观众口味也变了,孙红雷可能也觉得这剧跟他现在的路子不太合拍。

孙红雷的职业轨迹,其实挺有意思。从《征服》开始,他靠反派一炮而红,但没满足于此,而是不断挑战自己,往正面角色靠拢。他这人挺聪明,知道不能老吃老本,得跟上时代变化。他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一部部作品积累出来的。从余则成到杨立青,再到综艺里的“颜王”,他一步步证明了自己不是只能演坏蛋。这种转变,不光是戏路的变化,也是他对自己定位的调整。现在的孙红雷,已经是个有口碑、有地位的演员了,回头看《征服》,可能只是他漫长职业生涯里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