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九十一团奉令北撤突围,但该团出敌意料,不是朝北走,而是向南疾进,竟兵行险着一路深入美李军的后方。 1951年5月初,朝鲜战场正值第五次战役结束,志愿军主力奉命北撤重组。 六十三军在铁原血战掩护友军,东线的十二军和二十七军迅速转移。 十二军主力由曾绍山率领,绕过杨口转向金化。 二十七军掩护九兵团后撤,顶住美军伞兵在富坪里的空降,最后也安全抵达金化。 十二军三十一师的九十一团却失去联系,位置在下珍富里以南,距离敌军第3军团部极近。 团长李长林不知撤退令正在部署攻击。 突然,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穿过多道火线现身,浑身尘土,急令北撤。 枫亭说师长赵兰田派他冒险送来命令,随行战士全牺牲了。 李长林惊觉战局剧变,全团两千多人如何突围成难题。 李长林沉思后拍板,让全团摘下志愿军胸章,戴上缴获的伪李军钢盔和标志伪装。 士兵穿雨衣、蒙雨帽,向南疾进。 大雨掩盖行军声,公路沿途伪李军误以为是南下部队,无人查问。 汉江上游附近空旷,九十一团大白天前行,未遇阻挠。 伪3军团察觉异样派兵追击,李长林即刻率部渡江入山转北。 途中遇一排伪军并肩行进,李长林不动声色生擒俘虏审问,得知敌联队已在追击。 他率团带俘虏北进,在广川附近与一股伪军擦肩,突然被认出是老友。 对方高喊身份,原是朝鲜人民军侦查队。 老战友短叙后,李长林带团赶至五台山人民军驻地休息移交俘虏。 最终,九十一团行军六天全员抵达文登里,与师长赵兰田会合。 此次成功带回一百多名俘虏,被誉战场奇迹。 李长林因冷静指挥立功,次年代理师长指挥上甘岭防御。 他在敌猛攻中灵活战术固守阵地。 抗美援朝胜利后李长林回国升职,从师长到副军长,1955年获上校军衔。 多年后,他的事迹在军事历史中持续发光。 2023年央视纪录片《英雄的足迹》回顾九十一团突围,称其“出奇制胜如探囊取物”。 该片采访老兵复原细节,强调李长林的智慧为志愿军精神象征。 中国军网同年在纪念专题中登载其生平,标题《不朽传奇:李长林与九十一团的绝境突围》。 信息来源: 央视纪录片《英雄的足迹》 中国军网专题报道《不朽传奇:李长林与九十一团的绝境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