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83年,包含沈阳军区参谋长女儿在内的6名劫匪枪击了两人后,用手枪对准了中国民航296号客机机长王仪轩,王仪轩一路和劫匪斗智斗勇,最终飞机还是到了韩国。 (参考资料:2020-01-15 文汇客户端——新中国第一劫机大案:下毒,开枪,六名暴徒迫使载有105人的民航客机强行降落韩国军用机场) 1983年5月5日,中国民航296号客机正从沈阳飞往上海,谁知在万米高空,这趟寻常的航班突然被劫持,航线骤然转向一条通往未知的死亡之路。 罪恶的种子,当天清晨就在沈阳体育学院里萌发了,早上六点半,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安国瑞像往常一样打开收音机,却发现书桌上有一封未封口的信。 字迹来自安国瑞的儿子安卫建,内容让他心里咯噔一下:“爸爸妈妈:我到远处做生意去了。永远忘记我吧,就当你们没有我这个儿子。” 安卫建是学院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却有多次盗窃、持枪斗殴的案底,这样一封不辞而别的信,立刻让学院领导警觉起来,保卫处副处长栗增洪奉命检查保险柜,结果发现存放在内的四支手枪和三十发子弹全部不翼而飞。 紧接着又传来消息,安卫建的密友、同样劣迹斑斑的保卫处同事姜洪军也失踪了,沈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迅速介入,通缉令发往全市各大交通要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院里又发生蹊跷的投毒案,副院长和保卫处另一名干部先后在茶叶里发现了致命的氰化钠。 就在地面上一片混乱,警方撒下大网时,谁也没想到,真正的风暴已在296号航班上酝酿。 六名劫机犯——卓长仁、安卫建、姜洪军、王彦大、吴云飞和高东萍,已经悄然登机,其中,高东萍的身份很特殊,她是沈阳军区一位副参谋长的女儿,也正是她,将那四支手枪和子弹藏在化妆盒里,凭借高干子弟的身份,从免检通道大摇大摆地带上了飞机。 航班原定8点20分起飞,却因机械故障延迟,机长王仪轩检查出问题后,决定暂停起飞,这个插曲让几个劫机犯异常紧张,以为阴谋已经败露,直到10点49分,飞机才终于升空。 当飞至大连上空时,机组人员察觉后排那六名乘客不太对劲儿,王仪轩还半开玩笑地提醒大家备好木棒、消防斧等反劫机工具,可就在他们拿出工具、锁上驾驶舱门的一瞬间,枪声与警报同时炸响。 子弹穿透门板,劫机犯踹开舱门冲了进来,报务员王永昌和领航员王培富当场中枪,驾驶舱里只剩下机长王仪轩和副驾驶和长林。 为首的卓长仁冲到王仪轩身边,猛推驾驶杆,大吼道着“汉城”两个字,王仪轩心中一惊,在渤海湾这个位置,148度正是飞往汉城的航向,这个人不仅有备而来,还懂行。 卓长仁用枪顶着王仪轩的头威胁:“不听话就是这个下场,我们同归于尽!反正我们回大陆也是死路一条,你必须听我们的!” 面对绝境,王仪轩决定尽力保全全机人的性命,他曾尝试偷偷将航向北偏15度飞往大连,又转向丹东、平壤,试图迷惑劫机者,但都被懂行的卓长仁一一识破并纠正,飞机被迫彻底东转,飞向朝鲜半岛。 当飞机飞越“三八线”时,韩国战斗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王仪轩凭着高超的技术,在春川一处三面环山、仅适合直升机起降的简易跑道上,奇迹般地逆风迫降。 飞机刚停稳,就被美军卡车团团围住,卓长仁荷枪实弹地出现在舱门口,要求会见“台湾驻韩国大使”,否则就继续扣押人质,对峙近八小时后,六名劫机犯最终向韩国当局投降。 中国外交部立即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归还飞机、人员,并引渡罪犯,经过紧张谈判,双方签署备忘录,五天后,全体乘客和机组人员平安返回上海,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然而,劫机犯的后续故事,却充满了讽刺,韩国法院对六人判处四到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可不到一年,韩国就以“停止服刑”为由将他们“驱逐出境”,直接送往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