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1938年,台儿庄战役47岁的陈钟书将军在台儿庄邢家楼战场上,和鬼子肉搏

[太阳]1938年,台儿庄战役47岁的陈钟书将军在台儿庄邢家楼战场上,和鬼子肉搏战中亲自挑死14个日军后壮烈牺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钟书) 谁能想到,一个日后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将军,人生的起点,竟然是把自己“卖”了十二吊铜钱,这笔钱,是为了替家里还债,而这个拿自己当抵押品的云南穷小子,叫陈钟书。 1891年,陈钟书生在云南安宁一个贫寒之家,八个兄弟姐妹里他排老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11岁就辍学给人放牛,16岁便独自进山开荒,可即使这样,家里还是欠了债。 1908年,17岁的陈钟书一咬牙,用十二吊铜钱的价格,把自己“抵押”给了大里屯当户籍兵,从此穿上了军装。 进了军营,这个放牛娃骨子里的血性很快就藏不住了,从“重九”起义到护国战争,陈钟书凭着一股不要命的劲头,硬是从士兵干到了连长,还被保送进了云南讲武堂深造,毕业后,他在龙云的部队里步步高升。 可真正让陈钟书声名鹊起的,却是在麻栗坡当边防督办的日子,1931年,陈钟书被派到这个边境特区,一人身兼军、政、法、外多项大权,在那个地方,天高皇帝远,拳头就是道理。 陈钟书不信这个邪,他经常穿着便服,溜达到乡间地头和边防线上,亲眼看,亲耳听,他治军极严,不到一年,就把散漫的团练整合成一支让边境匪盗闻风丧胆的力量,有意思的是,就连边境那头的法国人,也对他敬畏三分。 陈钟书对坑害百姓的土豪劣绅,手腕比谁都硬,有个姓宋的土豪,鱼肉乡里,他直接带兵查抄家产,还将其作恶多端的母亲枪毙示众,震慑了一方势力,为了让边境的孩子有书读,他亲自出面动员乡绅富户集资办学。 1932年陈钟书卸任时,当地百姓自发摆起香案,一路送到城外,还凑钱给他打了一枚金质纪念章,立碑记下他的功绩,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记一辈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钟书把家人叫到跟前,立下誓言:“日本帝国主义欺侮我国人民实在太甚,我要上抗日前线,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回家。”这一去,他便再也没有回来。 1938年4月,他率部投入惨烈的台儿庄血战,他所在的六十军一八三师是主攻部队,迎头撞上了日军最猛烈的炮火,武器装备天差地别,可云南将士们凭着一口气,硬是顶住了。 有意思的是,当装备精良的友军汤恩伯部选择撤退时,反倒是这支武器落后的滇军,在平原上硬生生扛住了日寇四十多次疯狂进攻。 陈钟书就在阵地最前沿指挥,他让士兵们隐蔽,等日军冲到跟前,一声令下,机枪手榴弹齐发,打得日军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可是,英雄也怕弹尽粮绝,23日下午,弹药中断,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冲锋,危急关头,陈钟书高喊一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带着身边仅剩的士兵冲出战壕,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陈钟书像一头雄狮,连续刺倒了十四个鬼子,最终却被一颗流弹击中面部,倒在血泊中,部下拼死将他运过运河,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那一年,他47岁。 讽刺的是,这样一位英雄的遗体,最后只在徐州东关外的一座破庙里停放了十一天,就被草草收殓,埋在了乱葬岗中。 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陈钟书陆军中将军衔,直到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才正式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从十二吊铜钱“卖身”还债的穷小子,到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军,陈钟书的一生,始于一个对家庭的“抵押”,终于一个对国家的承诺,他用生命践行了“忠义”二字最朴素也最悲壮的含义。